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新村建设

铜鼓县:发展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3-01-08 来源:宜春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铜鼓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动“三拼三促”抓落实活动深入开展,全力推动“五型”政府建设,构建全县“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以打造“四强四好”模范机关为抓手,全面推进“六个江西”,出硬招、出实招,建立产业明确、产业链条完整、融合特色明显、利益连接明确、配套服务完善的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

  一拓展农业功能,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 。铜鼓县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富足,人文资源浓厚,生态环境良好,依托其丰富的红色历史和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先后被授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区、世界竹键盘之都、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为全面推进休闲农业发展,2022年棋坪镇游源村、高桥乡梁塅村成功申报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二完成了2022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乡村产业发展有关数据和项目储备库》市级申报及2022年市级在库项目实施进度填报;三完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培训人员50人;四完成了2022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乡村夜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二探索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各种网络销售平台、物流、快递的涌现,农产品也争先恐后地涌进了电子商务的平台,如竹键盘系列产品、春韵茶叶等农产品均进入了淘宝、天猫平台,特别是一些手工制作的特色农产品如手工包园、铜乡源系列小食品、铜罗湾小食品、茶叶等通过微商平台销售火爆。2016年江西省开展智慧农业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创建了“赣农宝”平台、”益农信息社”平台,通过建立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物流仓储中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络,打通“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同时。进一步以农业项目为切入点、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为对象、以农业园企业主及各类经营主体为载体,建立农业信息溯源、录入、登记、报送、整合、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县农业大数据平台,将农业生产体系、管理体系进行数字化融合,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快速获取、处理、分析农业信息,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提供全维度高精度数据,实现数据的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

  三利益联结不断强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逐步建立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之间风险共担、互惠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县农业农村局举办了江西高素质农民抖音电商基础培训班、农业综合执法培训班、秀美乡村建设工作培训班、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培训班等等。培训班分别就农产品电商、抖音电商、农旅结合、数字农业、农业综合执法、农业改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理论授课,采取理论教学、实训观摩、能力拓展、线上学习和后续跟踪服务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培训,此外还安排了到万载、宜春等农业基地现场实践课程,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更为直观、生动、实际的学习平台,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运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小合作社签订标准化茶叶种植合同,实行“七个统一”即统一种植标准、统一进行生产技术指导、统一进行有机认证、统一进行质量检测、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进行对外宣传。提高了茶叶品质、提升了茶叶品牌、提高了茶叶的价格,促进了茶农增收。如现代化农业园区内农户,土地统一租赁给园区,园区通过种植茶叶、药材、蔬菜基地、建立休闲农庄。农户除可分红得土地租赁外,还可在园区或茶叶基地务工,实现不出家门就能获取务工收入,仅此一项,参与农户年可增加收益近1万元。

  四发展创新型农业和智慧农业。开展“123+N”智慧农业建设,建好三大平台,即农业投入品监管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农产品产销对接大数据平台。不断提高农产品运营中心的运营能力和益农信息社服务能力。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成立农产品大数据中心和直销中心,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控,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加强与江西农业大学县校合作,在决策咨询、成果转化、乡村振兴、教育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全力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数字化转型,加力推广“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以数字化技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提质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数字乡村治理提升了村子环境,更让村民幸福感飙升”江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是集“投诉、整改、反馈、监督”等功能于一体的5G智慧化平台,提供了垃圾治理、污水监测、厕所革命等十余项服务,具有随手拍、立刻报、马上办的特点,可实现对区域化农村人居环境信息化、立体式、综合性管理。该平台推广后,畅通了农民群众监督投诉渠道,压实了各级各部门管护工作责任,有效落实村庄管护“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目标要求。


原文链接:http://nyncj.yichun.gov.cn/ycsnyncj/xczx/202212/19f7fc5bab0a48f785e33919de90f4d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