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突发事件

我国油菜育种获重大突破(经济日报4月18日第3版)

时间:2023-05-11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佚名 []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近日传出喜讯,我国完全自主育种研发的油菜新品种“中油早1号”在江西省万安县示范点现场测产,油菜籽亩产达175.7公斤,含油量达44.16%,生育期约169天,比当地主推油菜品种生育期早5天,产量增加26.5%,创造了三熟制模式下短生育期油菜高产纪录,为破解南方冬闲田三熟制生产瓶颈提供了突破性品种支撑。

  当前,我国植物油自给率仅30%左右。在南方利用冬闲田发展稻油多熟制生产是稳粮增油保供的重要途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行稻油轮作,大力开发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但当前晚稻收获期不断后延导致稻油轮作茬口紧、播种期温度偏低,现有早熟油菜品种高产高油与短生育期矛盾突出,光温资源不足的地区生育期仍达190天以上。耐迟播、耐寒、早熟特性的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种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冬闲田有效开发利用、保障粮油安全的突出短板。

  针对这一难题,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历经6年技术攻关,选育出了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种“中油早1号”。该品种克服了高产高油与短生育期矛盾,具有迟播下苗期生长势强、冬前不早花、冬后长势稳健、抗倒性和抗病性较强、成熟期一致和适合机械化收获等特性,在北纬27度生育期170天左右,越往南方生育期越短,为破解南方冬闲田三熟制生产瓶颈提供了突破性品种支撑。其中,在广西柳州市柳南区示范点生育期仅156天。

  专家介绍,油菜作为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超一半,我国长江流域稻后可种植油菜的冬闲田超过6400万亩,油菜扩面积增产量保供给潜力巨大。以亩产175.7公斤、含油量44.16%估算,推动“中油早1号”等短生育期油菜品种在我国冬闲田区域应用,每年可实现增加油菜籽1124.5万吨左右,增加菜籽油供给496.6万吨左右,使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2个百分点左右。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ztzl/ymksn/jjrbbd/202304/t20230418_642559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CG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