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突发事件

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经济日报4月26日第1版)

时间:2023-05-11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佚名 []

  

  

  时值春耕生产关键时期,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正加快落地。继中央财政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100亿元之后,近日又下达第一批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2.51亿元,主要用于支持黑龙江、山东、河南、广东等相关省份购置粮食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所需农药、药械等物资。这些举措将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有效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抓好春耕生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稳定经济社会大局至关重要。

  当前,由于粮食价格下行、成本上升,种粮收益空间收窄,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进入4月份,受政策性粮食拍卖、进口量增加、贸易商出货量增加以及市场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价格均呈现下行态势。从种粮成本看,今年土地租金大幅上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扬,部分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

  根据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和农业生产形势,向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适当抵消种植成本,已成为近年来国家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重要举措。

  2021年夏种关键时期,为了应对化肥、燃油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中央财政安排200亿元左右的资金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22年,中央财政在春耕、夏收和秋收秋种的关键时节分3批发放400亿元补贴。今年,再次发放100亿元一次性补贴支持春耕生产。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农民种粮有钱赚,粮食安全才有坚实的保障。近年来,我国构建起了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稳定农民预期,降低生产风险,让农民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在价格方面,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住农民种粮预期。在补贴方面,稳定稻谷补贴,完善玉米生产补贴,提高大豆补贴力度,确保农民种粮不吃亏。在保险方面,针对粮食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扩大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生产成本保险和种植收益保险实施范围,支持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县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险保障水平,降低粮食生产经营风险。

  让农民种粮有钱赚,还必须拿出更多实招硬招,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促进种粮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应综合施策,将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进行统筹考虑,多渠道增加种粮农民收入。首先,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只增不减,确保各项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其次,要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再次,探索全产业链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稻蟹、稻虾、稻鸭等生态种养新模式,实现延链增值提收入。此外,还应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ztzl/ymksn/jjrbbd/202304/t20230426_642634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CG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