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本级)2021年部门预算
目 录
一、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
(一)主要职责
(二)内设机构
二、2021年主要工作任务
三、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情况及说明
(一)部门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
1、部门预算收入情况
2、部门预算支出情况
3、部门预算收入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
(二)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
1、三公经费情况
2、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
(三)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四)政府采购情况
(五)资产占用情况
(六)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四、2021年部门预算表
五、名词解释
六、2020年末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情况说明
一、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
(一)主要职责
荆门市农业农村局是荆门市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主管农业和农村经济,负责农业以及农村经营管理等工作。根据《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荆门市农业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荆政办发〔2010〕47号),主要职责如下:
1、拟订种植业、农村能源等农业各产业(以下简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推进农业依法行政。
2、拟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与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
3、指导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组织落实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品质改善。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编报部门预算并组织执行。
4、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拟订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提出农业产业保护政策建议。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的政策建议,研究制定大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培育、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品牌。
5、承担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责任。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参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6、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依法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农药的许可及监督管理。开展有关肥料的监督管理。
7、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起草植物检疫的地方规范性文件草案。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植物检疫政策并指导实施,指导植物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对市内植物的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组织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承担境外引进农作物种子(种苗)检疫审批工作。
8、承担农业防灾减灾的责任。监测、发布农业灾情,组织种子、化肥等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指导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
9、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开展相关农业统计的工作。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负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指导农业信息服务。
10、制定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的规划、计划和有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组织重大科研专项和技术推广项目的遴选及实施。组织实施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负责农业科技成果管理,组织引进国内外农业先进技术,指导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负责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
11、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参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12、指导农用地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负责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拟订耕地及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改良政策并指导实施,依法管理耕地质量。
13、制定并实施农业生态建设规划,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指导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承担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关工作。指导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的发展。牵头管理外来物种。
14、承办政府间农业涉外事务,组织开展农业贸易促进有关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15、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2021年纳入农业农村局部门预算的单位有16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荆门市农业农村局;全额事业单位(参公)4个:荆门市水产发展中心、荆门市农机发展中心、荆门市畜牧兽医发展中心、荆门市农机安全监理所;全额事业单位(非参公)9个: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荆门市植物保护站、荆门市土壤肥料工作站、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学研究院、荆门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荆门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荆门分校、湖北省荆门农用航空服务站、荆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差额事业单位1个:荆门市种子总公司;以钱养事单位1个:荆门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2021年,市农业局编制实有人员51人(行政在职人员40人,事业一类人员9人,定额工勤3人);离退休人54人(离休人员1人,退休人员53人)。
二、2021年主要工作任务
2021年农业农村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总体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基点放在农民增收上,把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上,深入实施“中国农谷”省级战略,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强市,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新时代、新理念、新格局大背景下的“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为我市实施“一区两点三元四化五个荆门”发展计划贡献“三农”力量。力争粮食生产能力保持稳定,面积稳定在694万亩,产量稳定在287万吨;油菜生产能力持续提升,面积达到180万亩,产量达到30万吨,其中高油酸油菜面积达到30万亩、产量达到4.5万吨;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年末存栏达到210.6万头;水产品产量达到46万吨,其中小龙虾产量达到10万吨;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农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2%;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4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8%;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总量保持全省第二位置。
(一)围绕打赢种业翻身仗,着力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加强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建设,提升先进技术转化、承接和自主研发能力。深入实施科技服务农业“515”行动,支持优势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机构,组建育种团队,提升创新能力。种植业上,依托张启发院士和省农科院专家团队,推进洋西早、鉴真2号、鄂中5号等优质桥米品种提纯复壮,开展提纯度、带香型、改粒型等定制改良和南繁工作,建立优质稻种子繁殖基地2500亩;依托傅廷栋院士专家团队,提升高油酸油菜制种水平和规模,建立高油酸油菜种子繁育基地5000亩,取得种子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证;依托农青园艺建设中国最大的蝴蝶兰、十字花科花卉组培中心,依托中国农科院专家团队开展百合等花卉组织培养和快繁工作,生产百合脱毒种球50万粒以上。畜牧业上,提升龙王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和金农谷、劲豹雄猪2个全国性种公猪站育种和扩繁能力;扩大汉江牛业西门塔尔牛、华中农业安格斯牛国家核心育种基地,核心群规模达到2000头;推进东宝黑头羊通过国家新品种鉴定,核心群规模达到1万只;建成荆门黑羽绿壳蛋鸡种质资源场,年繁育雏鸡400万羽。水产业上,建设龟鳖、小龙虾等特色水产良种繁育基地,推进盛昌国家级乌龟原种场、御海生物、炎奇农业、尚润水产、东辰渔业、清水湾合作社、付氏家庭农场等7家龟鳖繁育场共同建立龟鳖苗种产业体系,年繁育中华草龟1000万只、中华鳖2000万只。
(二)围绕稳产保供,着力推进重要农产品生产。一是稳步提升耕地质量。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27.9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全市耕地质量监测点维护、监测,确保全市耕地质量等级比上年有提高。抓好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二是稳定粮食产能。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提升粮食单产,确保全年粮食面积稳产量稳。三是稳步恢复生猪生产。继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推动64个生猪新改扩建项目达产,确保到今年全市生猪生产恢复正常,年末存栏达到210.6万头。
(三)围绕农业提质增效,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施“一袋米、一壶油、一只虾、一头猪、一枝花”五个一工程,支持国宝桥米打造百亿企业、荆品油脂打造中国高油酸菜籽油第一品牌、楚玉莱信克打造全省清水小龙虾精品名牌、钟祥牧原打造以蟠龙菜为特色的全国第一肉糕品牌、大柴湖打造 “中国花城”品牌。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着力构建以国宝桥米为龙头的优质稻米、以荆品油脂、民峰油脂为龙头的高油酸油菜、以楚玉莱信克、仁尚仁为龙头的漳河清水小龙虾、以钟祥牧原为龙头的生猪、以农青园艺、森宝园艺为龙头的花卉苗木五条全产业链。二是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将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农业招商引资的主要方向,聚焦优质稻米、高油酸油菜、生猪、禽蛋等重点产业,高标准谋划一批精深加工产业项目,紧盯优势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全力支持以生态循环农业为主题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打造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按照统筹分类、分区定位、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的原则,支持沙洋县建设以高油酸油菜和小龙虾为核心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支持钟祥市建设以饮品、休闲食品为核心的长寿食品产业园,支持京山市建设以桥米、禽蛋为核心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支持东宝区建设以森工产业为核心的绿色家居产业园,支持屈家岭管理区建设以果蔬加工为核心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三是推进农业品牌建设。以“荆品名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统领,加快京山桥米、荆门油菜、漳河清水小龙虾等地域特色品牌建设。做大做强“荆品名门”品牌协会,开展“荆品名门”知识产权注册保护,建立“荆品名门”精品名录,健全品牌冠名管理和退出机制。制订覆盖全类别、全产业链的“荆品名门”产品标准体系和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荆品名门”管理标准体系,支持企业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加强“荆品名门”全媒体宣传推广,打造“荆品名门”品牌旗舰店,建立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双品牌”营销体系,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知名度。
(四)围绕提升农业装备水平,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一是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大力推广机艺融合和宜机化改造,加快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玉米、马铃薯、甘薯、花生、大豆、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播种、收获等薄弱环节机械化,积极创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市。二是实施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抓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灾害防控,研判全年农业气象年景和灾害发生趋势,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生育进程,开展指导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互联合就地建设一批产地预冷、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设施,支持伟业集团与农谷实业集团合作在全市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加工配送中心、产地集配中心和交易中心。三是实施数字农业工程。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数字化,加快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等新业态。
(五)围绕宜居宜业目标,着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一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推进农村废水、垃圾、秸秆“三废”综合利用,农村厕所粪污、洗涤污水、厨房污水“三水同治”,农村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三园同建”,新建大型沼气工程3万立方米,沼肥综合利用达30万亩次,促进乡村面貌显著改善。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着力健全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二是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抓好美丽乡村“两村”建设,全面启动2020年度省级示范村和整治村建设,完成58个省级示范村和225个整治村任务。以“一圈三带”(荆门市中心城区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圈,荆钟荆京荆沙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村庄为重点,结合乡村旅游规划,连线连片推进村庄规划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三是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中国农谷”屈家岭核心区、荆门中心城区现代都市农业圈、荆钟荆京荆沙乡村振兴示范带“一区一圈三带”建设。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加快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推进有条件的村实现规划应编尽编。加强乡村建设风貌引导,编制推广农村住宅图集。严格规范村庄撤并。全面加强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六)围绕落实《荆门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着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一是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战。依托中央、省、市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耕地质量监测评价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做好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建设10个病虫害监测物联网基地,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二是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战。全面落实《荆门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场粪污设施配套率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稳定在99.9%、91.3%。开展养殖尾水治理,鼓励有条件的养殖基地开展“三池两坝”及符合本地实际的尾水治理模式,推动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加大秸秆“五化”利用,开展农膜回收行动,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4%。三是打好“十年禁渔”攻坚战持久战。扛牢长江禁捕退捕政治责任,巩固汉江干流荆门段和7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退捕成果,推进船网全清理、渔民全安置、执法全覆盖、政策全落实。
(七)围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着力推进农村改革。一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具体办法,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房盘活利用工作,抓好沙洋县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二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试运行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健全资产资源登记、管理、使用、处置及定期清查制度。三是深化经营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联合社,抓好沙洋县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创新经营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四是深化乡村治理。加快推进现代乡村治理制度改革,完善乡村治理体制。全面总结推广“湖山经验”,推进三峡土家族村、鱼池村、马岭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自治、法治、德治 “三治结合”新路径、新模式。全力化解村级债务,确保到2021年底全市153个负债10万元以下的村实现债务清零。
(八)围绕巩固脱贫成果,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推进政策接续。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将产业扶贫帮扶资源有序转到乡村产业振兴,确保脱贫主体可持续发展。二是推进产业接续。指导脱贫地区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巩固脱贫、内生发展建立在产业提质增效上。三是推进机制接续。围绕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方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开展产业牵手、产销对接等活动,增强脱贫主体自我发展能力。
三、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情况及说明
(一)部门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
1.部门预算收入情况
2021年预算收入1923.6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985.34万元,财政金库收入18.30万元,财政专户收入10万元。2020年预算收入2023.3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000.4万元,财政金库收入18.30万元,财政专户收入5万元。2021年预算收入减少76.74万元,减少3.8%。
2021年预算支出1923.6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371.70万元,项目支出551.94万元。按功能分类科目分类: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支出206.0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71.43万元;死亡抚恤支出4.94万元;行政单位医疗支出70.24万元;行政运行(农业)支出942.90万元;一般行政事务管理119万元;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200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18万元;农业组织化与产业经营化支出120万元,农村公益事业支出56万元;农田建设支出24万元,其他农业支出14.94万元;住房公积金支出76.17万元。
3.部门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
2021年部门预算收支增加原因分析:2021年因新冠疫情原因,减少项目。
(二)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
1.三公经费情况
2021年财政拨款资金安排“三公”经费预算28.2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出境经费预算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9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0元,公务车运行维护费9万元),公务接待费预算19.20万元。
2.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
1、因公出国出境经费预算0万元。与上年相比无变动;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9万元,比2020年12万元减少4万元,其中:公车购置费预算0万元。与上年持平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9万元,较上年12万元减少4万元,原因分析: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压缩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3、公务接待费预算19.20万元,比2020年13.20万元增加6万元,原因分析:2021年为消除因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推进交流协作,促进产业快速恢复。
(三)机关运行经费安排
2021年,市农业农村局机关运行经费114.20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单位办公、水电、差旅、维修、公务用车运行、接待、会议等运行经费。支出明细:办公费5万元,印刷费2万元,咨询费2万元,水费1万元,电费3万元,邮电费1万元,物业管理费14.70万元,差旅费3.60万元,维修(护)费3万元,租赁费2万元,会议费1万元,培训费2万元,公务接待费2万元,劳务费7万元,委托业务费7.4万元,工会经费9.8万元;公务车运行维护费9万元;离退休人员公用经费8.18万元,工作餐补助23.52万元;资本性支出2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5万元。
(四)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2021年政府采购预算172.95万元,其中:货物类91.55万元,工程类3万元,服务类78.40万元。2020年的政府采购预算315.85万元,其中:货物类100.94万元,工程类12.90万元,服务类202.05万元,较上年减少142.90万元。原因分析:2020年政府采购项目和采购金额调整。
(五)资产占用情况
2020年末,市农业农村局固定资产原价542.30万元,累计折旧436.9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02.65万元。无形资产原价0.8万元,累计摊销0.8万元,无形资产净值0万元。房屋及建筑面积4243.42平方米,车辆3辆。(备注:以2020年度部门资产系统填报)
(六)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2021年,市级财政安排市农业局专项资988万元,主要用于城郊设施蔬菜建设专项20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与监管61万元,荆门市农民丰收节16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专项24万元,中国农谷建设工作经费20万元,农村经营管理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经费10万元,新农村建设项目工作经费12万元,市委农办工作经费16万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资金120万元,三农重点工作责任目标奖励资金40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测试18万元。根据市财政关于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的要求,我局对所有项目都编制了目标绩效评价指标并对支出进行了细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资金管理,力争圆满实现各项绩效评价目标。
四、2021年部门预算表(见附表)
1.财政拨款(补助)收入:指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且当年拨付的资金。
2.社会保障和就业: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管理事务、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企业改革补助、就业补助、抚恤、退役安置、社会福利、残疾人事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他城镇社会救济、农村社会救济等。
3.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反映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方面的支出。
4.医疗卫生:反映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具体包括医疗卫生管理事务支出、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公共卫生、医疗保障、中医药、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事务等。
5.节能环保:反映政府节能环保支出。
6.农林水事务:反映政府农林水事务支出。
7.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和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
8.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9.工资福利支出:反映单位开支的在职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其下设款级科目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费、伙食补助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
10.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反映用于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方面的支出,其下设款级科目包括: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奖励金、离退休人员提租补贴、离退休人员购房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11.商品和服务支出:反映单位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各项支出,不包括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战略性和应急储备支出。其下设款级科目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专用材料费、装备购置费、工程建设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12.其他资本性支出:反映除发展与改革部门以外其他部门安排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和财政支持企业更新改造所发生的支出。该科目下设款级科目与“基本建设支出”类下设款级科目相同,具体包括:房屋建筑物购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修缮、信息网络购建、物资储备、其他资本性支出。
13.“三公”经费:指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
14.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行政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六、2019年末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情况说明
2020年,市农业农村局无使用地方政府债券情况。
原文链接:http://nyncj.jingmen.gov.cn/art/2022/3/16/art_11875_9113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2025-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2025-02-06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2025-02-06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2025-02-06
- 江苏省地方标准《农产...2025-02-06
- 镇江市:强监管 控风...2025-02-06
- 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2025-02-06
- 莲藕产业架起致富金桥2025-02-06
- 思而后定〡骆马湖渔管...2025-02-06
- 回眸2024(之五)...2025-02-06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2025-02-06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2025-02-06
- 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2025-02-06
- 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2025-02-06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