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淮北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第三季度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时间:2022-12-24 来源:淮北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2021年第三季度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部门 进度安排 完成情况
7.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市农业农村局 确保第三季度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低于全省水平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28元,增速14.9%。出台《淮北市农业高质高效扶持政策》,制定实施细则,促进农业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召开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推进会议,并按照要求收集汇总2021年前三季度农民增收因素支撑材料,并报国家统计局淮北调查队。
65. 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示范。 市农业农村局 指导杜集区按照方案深化试点工作 按照时间节点推进试点
66. 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 市农业农村局 1.督查县(区)"两改革"工作;2.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对县区农村'三变'项目库建设情况进行调度,及时更新农村'三变'改革项目库。组织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参加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上线试运行辅导,指导县区使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录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名单等相关信息。组织开展近三年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资金使用情况调研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摸底调查。召开了2021年全市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约谈会,积极筹备召开全市集体经济专家服务团和联系点工作调度推进会和淮北市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试点工作座谈会。牵头起草了《淮北市'村社分账'办法(试行)》。
97.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水平。 市农业农村局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0%以上

出台秋季秸秆综合利用相关工作方案;落实相关惠农政策;开展秋季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宣传指导;对濉溪县铁佛镇开展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督查指导;指导县区有关部门和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开展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秸秆回收利用、玉米、大豆秸秆还田等工作。
1.组织召开2020年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现场会。
2.召开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年度工作调度会。
3.督导杜集区,濉溪县工作。
(1)全市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科学施肥水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稳定在40%以上。严格执行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标准,严格控制高毒高风险农药使用,推广高效缓控释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新型产品和先进施肥施药机械。全市化肥使用总量52921吨(折纯),较2020年53460吨(同期折纯)减少539吨,降幅1%;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0%以上;全市农药使用量约1620吨,较基期(2012-2014年)同期,减少约300吨,实现持续负增长,利用率稳定在40%以上;建立完善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网点,落实农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回收责任,强化政策引领,分类有序推进,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贮存-处理体系机制。全市农膜使用468.1吨,建成废旧农膜加工企业3家,回收网点27个,带动回收废旧农膜约381.5吨,回收率达81.5%.(2)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实施烈山区、杜集区整县推进项目,着力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截至9月底,全市畜禽粪污产生量136.68万吨,资源化利用量133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3)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利用模式,推动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链条完整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着力推动秸秆离田、还田并举,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全量化利用,从源头上杜绝因秸秆焚烧、乱丢弃造成的农村生态污染。截止9月底,全市秸秆产业化利用量24.48万吨,完成率100.7%;新建标准化收储中心7个,完成建设任务。
100. 加大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稳定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建立优质专用小麦基地123万亩。 市农业农村局 召开秋种工作会议,开展秋种技术指导培训,督促县区做好秋收秋种工作;稳定秋种粮食播种面积;落实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目标任务。

生猪存栏75万头,累计出栏90万头
1、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开展种子市场检查和抽检活动,共抽检种子样品16个。督查指导农药经营户建立电子台账,开展禁限用农药宣传周及限用农药专项整治活动,举办农药管理暨农作物安全用药知识等植保植检综合培训班。
2、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玉米、大豆苗情、墒情监测,全面掌握'四情'动态,科学指导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因时、因地、因苗、因墒做好田间管理。开展技术宣传,发布技术指导意见1000多条,散发技术明白纸等5万余份。
3、开展病虫防治。指导玉米、大豆病虫害防控工作,特别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布《植保信息》4期,指导全市秋粮病虫害防控,确保秋粮不因病虫害爆发而大面积减产,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
4、做好秋粮机收准备工作。提前开展农机具检修保养;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和技能培训,已举办各类培训16期,培训26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份;秋收期间全市计划投入各类农业机械10万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5万台,联合收割机2500台,播种机6万台。
全市截止至前三季度,生猪存栏82.711万头,同比增长42.4%,生猪出栏111.26万头。同比增长49%,能繁母猪存栏11.46万头,同比增长2.7%。第四季度将继续落实稳定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01. 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22.5万亩。 市农业农村局 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挂网招标工作。 1、定期调度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开工建设22万亩,工程进度完成45%;2、相山区0.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因城市开发边界调整的项目初步设计已完成市级评审及批复,300亩新型农民合作组织项目9月底开工建设、高标准主体工程公开挂网10月8日开标。
102. 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和"158"行动计划,提升百善、凤凰山食品工业园功能,做大做强"淮优"农产品公共品牌,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市农业农村局 力争三季度规模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92亿元,同比增长率不低于8%;培育'淮优'协会1家;支持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全市共认定'淮优'农产品生产主体100家,产品155个。成立淮优农产品产业协会5家。和上海市嘉定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先后参加了合肥农交会和淮北市丰收节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
组织51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5家'淮优'农产品产业协会参加合肥农交会会,重点推介我市'培育淮优农产品公共品牌、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的新举措、好做法,大力提升淮北农产品知名度。展会期间,我市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8个,总投资32.7亿元,其中2个项目在大会上签约,总投资17亿元。现场销售农产品180余万元,签订贸易订单20个,合同协议金额7000余万元。
103. 加快培育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推动农业集约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 市农业农村局 开展省级示范主体互查 2021合肥农展组织4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参展参训;对各县区上报的5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开展评审
104.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挥柳江口、黄里、南山、龙脊山等优势,培育"花"经济、做足"果"文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 力争三季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数达到16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3.75亿元,同比增长率不低于全省平均值。 组织申报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杜集区南山村通过省级审核;积极组织申报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烈山区和村社区通过省级审核
105. 加强供销基层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农超对接。 市农业农村局 当地菜篮子产品超市销售额1000万元。 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市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354个,其中中心站8个,标准型98个,专业型133个,简易型115个。确定濉溪县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项目实施主体,濉溪县确定了14个生产主体实施农产品出村进城项目。相山区为进村入户项目实施主体。
106. 优化升级农村电商,强化经营主体培育,开发适销特色农产品,推动更多淮北产品升级为优势品牌。 市农业农村局 培育电商销售大户,提高电商销售额。设立淮优农产品展示、展销窗口。 全市现有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7000多家,从事网上销售的生产主体500多家,网上销售额8.5亿元。在合肥农交会和市丰收节上,开展了直播带货活动。濉溪县确定14家主体实施了农产品出村进城活动。
111. 结合新城新区布局,统筹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和采煤塌陷村庄搬迁,完成2020年度17个省级中心村和20个市级中心村建设。 市农业农村局 全面加快进度,确保大头落地。 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研究部署、调度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举办全市农村厕所革命暨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召开淮北市2020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考核验收项目评标会,委托第三方对2020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市级验收考核;参加安徽省农产品交易会,组织美丽乡村休闲馆布展参展工作。落实2021年美丽乡村建设市级专项资金。联合市民生办对三区一县进行实地督查调研,指导县区对标对表,补差补缺,做好省级验收准备。
112. 深化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提高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面,确保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98%以上。提升乡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市农业农村局 加快进度,基本完成。 截至目前,全市新完成农村改厕14297户,占全年任务14297户目标的100%。全市累计摸排户厕95332个,查找出问题厕所2815个,摸排期间已完成整改834个。对于因施工不到位、产品质量不过关导致的问题厕所,力争年底前完成整改;2018年以前的部分问题厕所(没有整改价值的)已列入2022年度改厕计划。印发《全市农村改厕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市农村厕所革命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大力推广农村改厕'一站两体系'管护机制。成立两个督导组,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举办全市农村厕所革命暨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委托第三方严格依据《全省农村户厕问题摸排工作实施方案》《淮北市农村户厕问题摸排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县区户改厕摸排情况进行评估。
113. 加强政策和工作统筹,严格"四个不摘"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市农业农村局 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开展督查暗访,对县区及市直单位进行有效监管,促进政策落地。 1.制定《关于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目前已征求完部门意见,待市领导签发后实施,实施常态化监测。2.实行网格化管理,设立网格员,负责网格内监测对象的政策宣传、摸排、上户核实等工作,及时掌握网格内所有农户家庭情况变化,发现问题、动态清零。目前全市共设立网格9840个,网格员11668人。3.市、县(区)乡村振兴局依托省防止返贫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分析疑点数据,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医保、卫健、民政、教育、水利、住建、人社等职能部门,加强数据共享和对接,综合分析部门信息数据,对疑似对象分类分级反馈给所在基层进行核实,做到监测全覆盖、无死角。4.强化帮扶力量防返贫。117名第八批选派干部已全部到岗,并进行了集中培训。细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户帮扶'户方案、人措施',录入帮扶措施9.5万条、户均7.9条,调整优化帮扶措施7071条。
115. 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工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资产收益扶贫。 市农业农村局 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召开了2021年全市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约谈会,通报全市近三年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使用、项目建设情况约谈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落后镇;二是召开全市集体经济专家服务团和联系点工作调度推进会,交流专家服务团服务内容与联系村实际发展情况;三是召开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试点工作座谈会,调度试点村工作开展情况;四是对约谈镇进行跟踪,掌握扶持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
116. 继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相对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市农业农村局 1、指导县区开展产业帮扶工作;
2、开展调研暗访,督促产业帮扶工作;
3、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1、8月27日,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全市'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工程调度会,听取县区汇报,部署安排下一步工作。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濉溪县共投入资金1.1881亿元,实施到村项目34个9498万元、到户项目4521个22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187万元。
3、加大主体培育力度,建设达标园区32个,完成目标任务145%;培育带动主体210家,带动脱贫户3387户,完成目标任务113%。大力支持脱贫户实施特色产业项目,开展自种自养且达标脱贫户4521户,完成目标任务172%。
4、加强技术培训,濉溪县培训'两委'等村干部194人次、培训驻村工作队、产业发展指导员282人次、培训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4620人次。

  


原文链接:https://ny.huaibei.gov.cn/zwgk/public/60/608171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