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淮北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第三季度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序号 | 任务项 | 重点工作及责任 分解内容 | 牵头责任单位 | 年度任务量化指标 | 三季度任务分解 | 三季度进展情况 | 完成状况 | 备注 |
140 | 8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8%。 | 市农业农村局 | 力争10.8%。 | 力争10.8%。 | 据测算,2022年前三季度梳理增收因素81项,比去年年同期增加58项,共计增量金额292960.8万元,带动人均数额增加4148.2元,预计可拉动增长率29.8%,比去年同期(4.1%)增加25.7个百分点。 | 持续推进 | 三季度数据暂时未公布 |
141 | 121 | 推动一产“两强一增”,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 市农业农村局 | 实施四项行动,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8% | 实施四项行动,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8% | 扩大本地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振兴农业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完善惠民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据测算,2022年前三季度梳理增收因素81项,比去年年同期增加58项,共计增量金额292960.8万元,带动人均数额增加4148.2元,预计可拉动增长率29.8%,比去年同期(4.1%)增加25.7个百分点。 | 持续推进 | 三季度数据暂时未公布 |
142 | 122 | 聚焦“科技强农”,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代种业发展提升、“淮优”农产品品牌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四大工程”,组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推广农业产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创设一批数字农业应用场景。 | 市农业农村局 | 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组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打造10个数字工厂。 | 完成农科院组建工作;加快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3个数字工厂。 | 农科院已组建完成并挂牌;已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濉溪临涣),目前我市共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打造数字工厂4个。 | 已完成 | |
143 | 123 | 提升濉溪县国家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水平,争创国家级小麦种业产业集群。 | 市农业农村局 | 建设良种基地55万亩,收集种质资源20个,力争审定品种2个。 | 安排规划小麦繁殖基地55万亩和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 | 55万亩小麦良种基地建设任务已下达;种质资源收集20份;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正在实施中;品种审定工作已进入培育观察试验阶段。 | 已完成 | |
144 | 124 | 新增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20个。 | 市农业农村局 | 新增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20个。 | 新增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 | 新增绿色食品15个。 | 已完成 | |
145 | 125 | 多措并举丰富市民“菜篮子”,创建农产品加工强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个。 | 市农业农村局 | 加强百善、相山经济开发区、口子等农产品加工强园建设,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建设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个。 | 加强百善、相山经济开发区、口子等农产品加工强园以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完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季度调度系统填报。 | 加强百善、相山经济开发区、口子等农产品加工强园,对园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濉溪临涣);完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季度调度系统填报。 | 已完成 | |
146 | 126 | 聚焦“机械强农”,实施机械化提升、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标准地”改革、仓储冷链设施建设“四大工程”,建立健全“田长制”责任体系。 | 市农业农村局 | 在濉溪县建设粮食烘干中心2个,打造高标准综合示范基地1个,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1个,新增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 2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增50个;建设冷库15座;建立健全“田长制”责任体系。 | 基本完成农机项目建设;选树社会化服务典型,调度项目完成情况;建设冷库4座。 | 在濉溪已建成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1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 2个,项目已完成。正在谋划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实行月调度;建设冷库10座。 | 已完成 | |
147 | 127 | 新建高标准农田18.3万亩,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基地16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13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150万吨。 | 市农业农村局 | 年底前,建成18.3万亩,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建设优质专用麦基地16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413万亩、总产量不低于151万吨。 | 完成高标项目工程进度60%;玉米、大豆总产量不低于49.68万吨。 | 完成高标项目工程进度68.3%。夏种面积240.12万亩(农情数据),大豆平均亩产171.9公斤,玉米亩产479.3公斤,2022年我市粮食生产面积、产量双超目标任务。 | 已完成 | |
148 | 128 | 聚焦“农民增收”,实施工资性收入倍增、财产性收入扩量、经营性收入壮大、转移性收入提升“四大工程”,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一户一块田”改革,支持开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 市农业农村局 |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55%。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濉溪县选1个有条件的镇试点推进。全市培育家庭农场7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定在1500个;年培训高素质农民1090(暂定)人。 |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53%。“一户一田”改革试点。培育家庭农场6900户,合作社1480户。实施职业农民培训。 |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57%,累计完成“一户一田”改革9.4万亩,涉及7个镇、42个村。截至目前,全市在册家庭农场846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605户;全市省级及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4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8家;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1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22家。截至9月底,全市已举办培训班23期,培训高素质农民109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4%。 | 已完成 | |
149 | 130 | 深化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新建美丽乡村中心村32个。 | 市农业农村局 | 深化杜集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完成2021年底32个中心村建设任务;启动实施2022年度40个左右中心村建设,年底完成项目建设进度的80%。 | 深化杜集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组织对2021年度中心村进行市级验收;督促指导县区高质高效开展2022年度中心村建设。 | 深化杜集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今年以来盘活宅基地13处,面积2340平方米,盘活闲置住宅122处,面积22410平方,吸纳社会资本185万元,增加集体收入26万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73.5万元。濉溪县、相山区学习借鉴杜集区改革经验,已制定试点方案,待印发。2021年度32个省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项目建设全部完工,累计实施各类项目338个,完成投资1.31亿元,市级验收工作全面启动。对2022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督查调研,协调解决施工招投标有关问题,总体建设进度达到39.36%。 | 已完成 | |
150 | 131 | 接续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建立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面,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农村电网、农田水利设施。 | 市农业农村局 | 新建6400户左右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提升5400户左右农村户厕,新创建1个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省级示范县。完成3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98%以上。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94.913公里。 | 督促县区加快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组织县区开展户改厕自验;指导各地完善长效机制,落实管养措施。按月调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进一步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镇村监督考核队伍。农村公路提质改造项目全部完工,完成投资1.25亿元。 |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淮北市“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淮北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月度“赛马”机制考核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体系和推进机制不断完善。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实行“一天一督查、一天一通报、一天一报告”,共下沉督查28次,印发通报30期,下发问题反馈单108份,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先后批示16次。全市涉农村居人居环境排查实现全覆盖,共发现农户庭院突出问题1284户、沟塘污染问题247处、垃圾治理问题687处,均已整改到位;入户宣传引导庭院整治、改善卫生习惯19.3万余户,开展“三级干部”包保服务1284户。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9月份“赛马”考核。截至9月底,全市完成改厕13724户,占年度任务11422户的120.2%,验收率达99.1%。烈山区成功创建2022年度农村改厕提升与长效管护机制省级示范县,获批省级补助资金700万元。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成效显著,共摸排厕所95284户,发现问题1411户,已全部完成整改。 | 已完成 | |
151 | 135 | 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扩大“三变”改革覆盖面,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工程,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到20%以上,让脱贫人口稳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 市农业农村局 | 全年开展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试点的村占比20%。全市以股份合作形式开展“三变”改革的村达到84%。全市集体经济强村达到20%。 | 持续推进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扩面工作,提炼总结“三变”项目和集体经济项目典型案例和发展模式。 | 以股份形式开展三变改革的村数274个,占全市村数的86.71%,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截至9月底,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8677.95万元,同比增长75.57%。50万以上的村42个,占比13.64%。成立党支部引领合作社126个,占比40.91%。推荐2个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成就典型案例上报省厅。 | 已完成 | |
原文链接:https://ny.huaibei.gov.cn/zwgk/public/60/622264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2025-08-27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2025-08-27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