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2022年第13期]——水稻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时间:2022-12-24 来源:泰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技术指导】

  水稻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今年小麦收获相对较早,给水稻早播早栽创造了有利条件,水稻栽插“田等秧”现象明显,全市水稻6月23日播栽基本结束,比去年提前2-3天,水稻适龄移栽比例是最近几年最高的。

  据农情调度,全市水稻种植面积269.58万亩,同比增加0.77万亩;优良食味水稻种植面积超过250万亩,占比达92%以上,主要品种为南粳9108、南粳5055、金香玉1号、泰香粳1402等;机插达230万亩左右,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5%。全市水稻基本苗平均为9.6万,同比持平略增,其中机插稻基本苗8.5万/亩,同比增0.4万/亩;直播稻基本苗15.8万/亩,同比减0.7万/亩。由于气温较高,雨水量偏少,水稻生育进程相对偏快,水稻生产基础好于常年。

  但是大面积生产仍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一是部分田块缓苗期延长,甚至出现僵苗。主要是由于部分田块秧苗偏小偏弱,分蘖肥施用偏迟;采用大马力机械秸秆全量还田,表层浮土层较深,加上没有沉实,栽插偏深;栽后持续少雨高温,最高温度超过35度,栽后植伤重;基肥面施,栽后未露田,土壤缺氧,根系中毒僵苗;除草剂封闭后立即栽插,或栽后封闭化除用药过量、喷药不均匀、灌水过深等,部分田块出现药害。二是生育进程与群体质量差异大。今年基本上是空梅,6月以来持续高,整体上,秧苗生育进程和分蘖加快,够苗期提前,但因播栽期差异大,苗情比较复杂。大多数田块已够苗,部分田块发过头,少部分正处于分蘖盛期;同时户与户、田与田之间苗情差异较大。

  当前是“拿足穗、攻大穗、捉平衡、促转化”的管理最关键时期,各地要强化苗情的调查与研判,开展踏田诊断,根据不同种植方式、不同品种、不同苗情,结合天气变化趋势,加强分类指导,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一、及时搁田,捉平衡、促转化。坚持“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由于今年栽后气温偏高,目前大多数田块已经“苗到”或者“苗过”了,很快也“时到”。当务之急,要利用晴好有利天气,疏通内外三沟,及时开沟排水搁田。提倡机械开沟,做到轻搁多次搁,逐步搁实,把土壤搁到沉实而不陷脚。对群体偏大的田块,可适当增加搁田强度,切忌重搁,防止群体大起大落;对群体适中的田块,在叶色明显褪淡之前继续实行分次轻搁田,前水不见后水,保持干湿交替,壮蘖壮秆。对迟播迟栽、僵苗迟发等群体不足的田块,要增施适量尿素加硅肥、锌肥和钾肥等,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实行带肥轻搁田,争取动摇分蘖成穗,争取壮秆增粒;对明显不平衡的田块,尽快亩用5-8斤尿素,捉黄塘促平衡,带肥搁田。搁田到位标准:田内有少量细裂缝时即上水,然后再落干,循环往复,达到田土沉实,田中不陷脚,田面有白根泛起、叶色褪淡,叶片挺起,风吹稻叶响,叶尖刺巴掌。注意:如搁田期遇到高温出现明显卷叶,要及时补水,保证当天晚上或第二天早上恢复正常。要确保水稻在7月底叶色能褪淡,为施穗肥创造有利的群体基础。搁田之后要保持田面硬板,复水不回软。

  二、以促为主,科学施好穗肥。粳稻结实率高,源足库小,穗肥以促花肥为主,促保兼顾。在搁好田,植株和叶片挺拔、叶色有所褪淡基础上,机插稻于倒4叶期(7月下旬到8月初)施促花肥,一般亩施复合肥15公斤加尿素7.5-10公斤;直播稻在倒3叶中期,一般亩施15公斤复合肥加5.0-7.5公斤尿素。施用促花肥时,要做到“一查二比三看”:即查生育进程(正常在基部节间定长,第二节间伸长2cm左右,叶龄余数在3.5左右);比叶色(正常群体顶4叶叶色比顶3叶叶色淡,叶片挺起);看群体大小(正常群体适中,行间清晰,不封行)。对于叶色较深、叶片披、群体大的田块,可在叶色褪淡后一次施用,用肥量酌减。对部分叶色较淡、穗数不足的田块,穗肥可提前0.5-1.0个叶龄期,并适当增加用量。高产田块还可在倒2叶(8月上中旬)再施用5-7.5公斤尿素,作保花肥。为增强植株抗逆性与提高优良食味稻米品质,建议促保兼顾,增施硅锌钾肥,正常情况下可不施用保花肥(如倒2叶期后施用氮肥,不仅明显影响口感、甚至出现迟熟或贪青影响结实),若确实生长势不足甚至可以出现早衰,宜采用叶面肥补充养分。在穗肥施用上,尽量选择大颗粒肥料,尽可能在傍晚田间少(无)水层时使用,防止发生肥料灼伤叶尖与遇雨水流失的现象。

  三、干湿交替,控水促根防倒。遵循“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原则,搁田后以灌浅水,实行干湿交替为主,做到前水不搭后水,确保田面硬板不回烂。穗分化至灌浆盛期,地上部生长最旺盛,生理需水最大,同时根系发根力最旺盛,根数增长最快,需要土壤通气,因此除孕穗、抽穗期建立浅水层外,宜坚持干湿交潜,以浅湿为主。生育后期主要目标是养根保叶,不宜长期沤水,也不能缺水干旱,宜坚持干湿交潜,以湿干为主,直至收获前7-10天断水。

  四、立足抗灾,抓好应变措施落实。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台风、旱涝、极端气温以及病虫害等各种灾害频发季节。各地在落实关键措施,促进植株、群体生长稳健,提高群体质量,增强水稻自身抗灾能力的基础上,立足抗大灾,及时制定预案,提前落实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要强化灾害性天气防范。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发布台风、旱涝、极端气温等灾害性天气信息,完善防灾减灾技术预案,切实做好各种自然灾害防御工作。如遇到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可通过灌8cm左右深水和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75公斤进行叶面喷施等方法,减轻灾害损失;如遇结实期低温冷害,可在大幅度降温天气来临之前,灌5cm左右的水层护根;如未能及时灌水的可在第二天早晨建立水层并喷施叶面肥,以最大限度控制低温影响。要注重防倒抗倒措施落实。在加强水浆管理增加根系活性的同时,建议在拔节前每亩用60-70ml矮壮丰,也可用15%多效唑60-70克或5%烯效唑5-7克,以控制基部节间伸长;在破口时用5%劲丰80-100ml,控制穗下节间伸长。务必不能用量过大或重喷,以防出现穗包颈,影响结实率。要强化病虫草害防治。重点抓好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螟虫、飞虱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按照植保部门病虫预测预报、防治技术要求,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力度,做到对症下药,适期防治,科学用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草害要在拔节前尽早进行茎叶处理并要注重田埂化除,充分发挥边际优势效应。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田间作业要避开高温,防止中暑;雷阵雨天气到来时,人员离田到安全地带;用药时,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

  

  

  (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供稿)

  


原文链接:http://nyncj.taizhou.gov.cn/art/2022/7/14/art_32951_337152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