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经济+”成为蒙山县激活乡村振兴样本
“以前村里大片土地闲置,大家想增收却没门路。多亏了党员干部带头干,让咱们的日子有了盼头!”蒙山县文圩镇桃垌村村民李大伯站在自家整洁的庭院前感慨道。如今走进桃垌村,房前屋后绿意盎然,金黄百香果挂满藤架,连片稻田随风泛起绿浪,村民们正忙着采摘、管护,丰收喜悦溢于言表。这正是该村探索“庭院经济+”模式的生动成效。
几年前,桃垌村还是党组织凝聚力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增收无门的“后进生”。近年来,该村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吸纳懂经营的返乡党员组成“资源盘活小分队”,挨家挨户宣传土地流转政策,最终盘活房前屋后闲置土地370余亩、清理失管果园550亩,流转620亩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带动200余户群众年均增收40多万元。
在产业发展上,桃垌村创新探索“庭院经济+”的多元模式,形成“庭院+稻谷”“庭院+果园”“庭院+桑蚕”等立体增收格局。“庭院+稻谷”模式推行“公司+基地+党支部+农户”机制,借助“旱改水”种无公害绿色有机水稻,整合270亩连片土地,吸纳20户散户,今年亩产达1100斤;“庭院+果园”模式流转250亩建百香果基地,带动15户庭院种植户;“庭院+桑蚕”模式引入企业发展100亩桑园,村集体投资60万元合作养蚕,年收益约3万元,带动20余户群众养蚕。如今,“庭院经济+”不仅让15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包含58户脱贫户,还让村民全年务工与土地“双收益”达210万元。
如今,桃垌村的“庭院经济+”多元模式成为蒙山县乡村振兴可复制、可推广的生动样本。桃垌村党支部书记姚福生介绍说:“我们正谋划建设稻谷加工厂,让水稻从‘原粮’变‘成品’,实现全链条发展,预计村集体经济可年增收入5万元,并注册‘桃垌农产’集体商标,统一设计包装,提升产品市场认可度。在线上,党员干部带头学电商、做直播,把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线下设立直销点,方便本地群众购买。”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wz/t2601015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12-23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 ...2022-04-30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关于开宠物医院如何办...2022-12-25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尹弘主持召开省委农村...2025-10-15
- 我省召开海洋渔船安...2025-10-14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2025-10-14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2025-10-14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2025-10-14
- 省农业农村厅视频连线...2025-10-14
- 我省召开海洋渔船安全...2025-10-14
- 省绿色有机体系与省植...2025-10-14
- 省富硒产业协同创新体...2025-10-14
- 尹弘主持召开省委农村...2025-10-15
- 我省召开海洋渔船安...2025-10-14
- 红五月农场:高粱穗红...2025-10-14
- 我省对绿色种养循环农...2025-10-14
- 大豆单产提升背后的科...2025-10-14
- 饶河小南河村:品农味...2025-10-14
- 全省秋粮收购工作会议...2025-10-14
- 2000头安格斯牛牡...2025-10-14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