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恩施市:百年玉露复兴时

时间:2024-04-21 来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又是一个春天,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热闹起来,茶农们穿梭在茶山间,采摘新茶。

  2022年,恩施市创建芭蕉—白果—盛家坝恩施玉露产业示范带,由政府牵头,专班运作,抱团发力,总投资1.2亿元……短短两年时间,高标准茶园持续建设,企业向这里汇聚,示范带发展渐旺,茶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

  寻根溯源见历史

  “现在我们来到第五个重要时刻:2002年,‘玉露1号’成功问世。”3月2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茶商代表来到芭蕉侗族乡黄连溪村香花岭,跟随讲解员,沿着复兴路的9块碑刻,了解恩施玉露从1680年至今的复兴历程。

  黄连溪村硒资源含量丰富,土壤、气候条件优良,自古出产名茶,是恩施玉露发源地。

  香花岭山顶上,千年老茶树见证着恩施玉露悠久的历史。山腰上,镶嵌着本地选优无性系良种茶苗玉露1号母本园,园内新叶吐绿。站在观望台眺望,对面山上的茶园郁郁葱葱。

  恩施市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恩施玉露发源地传承馆。馆内,现代化的精制车间高效运转。手工制茶展示体验区,制茶师们展示着蒸汽杀青、揉捻等工艺,鲜叶在高温下茶香四溢。观摩中,茶商们跟着制茶师的手法学起来。

  如今,黄连溪村已开发了恩施玉露寻根游、蒸青名茶溯源游、非遗技艺体验游等产业融合项目,吸引着茶商及游人纷至沓来。

  高标准茶园展新颜

  打造优质茶叶示范基地是示范带建设的关键。“优质”从何而来?

  “土知识与新技术相结合,茶产量更稳定、品质更优良!”近日,在芭蕉侗族乡甘溪村一场技术推广现场会上,技术员介绍。

  芭蕉侗族乡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有机融合,严格把控良种引进、绿色施肥、茶园管理等各个环节,打造智慧配肥中心,引导茶农调整品种结构,实现农技培训广泛覆盖。

  综合考虑生态条件、经济效益等因素,示范带在芭蕉侗族乡打造低山恩施玉露片区,在盛家坝镇和白果乡打造二高山恩施玉露片区,分别推广恩施玉露1号、中茶108、龙井43号等适制恩施玉露的早生品种与恩施苔子茶、鄂茶系列等耐寒性良好的中晚生茶树品种。仅2023年,全市共建设玉露1号、中茶108等良种母本园320亩,茶树良种无性系繁育基地302亩;完成受旱灾茶园补植补造4000亩、低质低效茶园改造5250亩。

  茶旅融合产业兴

  美景如画,游人如织。在芭蕉侗族乡枫香坡,游客们惬意地品尝春茶。

  “成片的茶园非常美,厚重、浓郁的茶文化、茶历史让我们感受深刻,期待下次再来。”日本游客福井说。

  茶花山庄民宿负责人马苏娥说,这里的游客来自五湖四海。民宿还计划增加扎染、西兰卡普等工艺制作体验场景,吸引更多游客来这里感受恩施茶文化。

  恩施市围绕产业示范带,着力打造四个茶文旅融合体验区。芭蕉侗族乡恩施玉露非遗文化溯源体验区已建成“两馆”,高拱桥村侗寨民俗文化体验区、盛家坝镇二官寨村土(家)苗农耕文化体验区、白果乡金龙坝村生态有机示范茶园建设稳步推进中。

  产业示范带规划了一条恩施玉露文旅生态路,持续推进恩施玉露文旅生态主环路、微循环路建设。351国道芭蕉段全线建成通车、209国道至香花岭段完成改造升级,并将国道沿线乡镇作为示范带建设重点区域,以辐射周边乡镇,将茶俗文化与村落美景、休闲运动等特色旅游有机结合,推动茶产业和村落景区串联发展。

  恩施市创新“茶文化+旅游”“茶文化+研学教育”“茶文化+节庆活动”等模式,拓展茶旅融合新业态,以产业示范带建设带动全域发展,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全国“三茶统筹”示范基地。

  


原文链接:http://nyj.enshi.gov.cn/xslb/202404/t20240416_156927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