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农技课堂进田间 助力春种促增收

时间:2024-02-03 来源:恩施州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编者按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加快推动恩施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新起点新征程,为确保一季度经济工作实现“开门红、开门稳、开门好”,我州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推动“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成势见效。即日起,特推出《强信心 稳增长 推改革 惠民生 夺取新年开门红》栏目,聚焦工业经济、项目投资、社会消费、招商引资、城镇建设、农业生产、旅游发展、交通水利项目建设、金融工作、财政收入等十项重点工作,报道各项工作取得的新成就,激励全州上下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投入一季度工作,全力以赴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全媒体记者 曾 月

  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两名合作社社员将肥料撒入田间,另外两名社员则操作起垄机沿着肥料印记进行作业。短短5分钟,一个长50米、宽2.6米的薯玉豆复种生产单元便已成型。

  1月13日,在恩施市三岔镇河湾村,一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农业培训课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播种行距怎么增加了20厘米?”

  “这个起垄机的宽度也和去年不一样。”

  在河湾村的薯玉豆复合种植示范基地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着今年的种植变化。

  一名中年男子站在田里,一边指挥社员施肥,一边讲解:“今年我们将种植幅宽增加至2.6米,这不仅有利于机械化作业,还能提升耕地肥力。”

  田间讲解的,是州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研究员李求文。当天,州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农技专家来到三岔镇马铃薯基地,为村民讲解薯玉豆复种模式的种源选择、种植要领,对播种、施肥等环节进行现场指导。

  这是李求文自1月以来在田间开展的第五节农技课。

  当前正是马铃薯播种时节,为大力推广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州农业农村局组织全州农技专家,将农业培训搬到田间地头。

  “测产显示,复种模式每亩增收超1000元。在示范基地的推广带动下,仅河湾村就有160余户村民引进了这项技术。”李求文说,该模式可以减少土地“空窗期”,提高冬闲农田利用率,是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调优农业种植模式的新路径。

  2023年,位于三岔镇的恩施市连线农业专业合作社在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助力下,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该合作社负责人赵年现说:“去年,基地种植了两季马铃薯,亩产量超3000公斤,每公斤售价约3元,这给了我很大信心。今年,除了复种基地,我还拓展了早熟马铃薯、有机马铃薯和商品薯基地,总面积达400亩。”

  在河湾村的培训结束后,农技专家们马不停蹄地赶往茴坝村。村里种植早熟马铃薯的基地里,一排排天蓝色的塑料大棚格外亮眼。

  州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于斌武走进大棚,查看土壤湿度。他说:“茴坝村的30余亩马铃薯大棚已经完成了播种。已播种的田块,要及时排干积水,防止霜冻。”

  此次培训,农技专家们针对地理位置和气候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为村民讲解马铃薯防冻减灾、种薯保存及高效种植模式等知识。

  在连线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种植大户吴超武发展了20亩早熟马铃薯。他听了专家讲解的低温防冻害知识后说:“早熟土豆不愁卖,一上市就会有人收购,只要管养到位,亩产值不低于3500元。因为我种植这个品种的时间不长,所以听得特别认真,这关系到我今年的收入。”

  我州马铃薯常年种植规模达160余万亩,核心生产基地达120万亩,是湖北省大豆玉米带状种植的核心推广区。为了加强种植区域布局、推广绿色高效种植模式,1月以来,全州已经累计开展粮食作物高效种植免费培训40余场次,惠及5000余人。

  州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加大培训和植保队伍建设力度,备足农资,并提供“良种、良机、良技”配套服务,以提升恩施土豆的周年供应能力,确保全年粮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为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原文链接:http://nyj.enshi.gov.cn/nydt/202401/t20240122_154319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