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利川市:探索种养循环特色产业路

时间:2024-01-21 来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全媒体记者 张宝训 通讯员 蒋 姮 张晓娜

  一车车玉米秸秆拉进农场,粉碎入窖作为养牛的“冬储粮”;一车车牛粪拉到田间,经过发酵后作为庄稼的“营养餐”……连日来,利川市泰林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王程远忙得不可开交。

  31岁的王程远,是建始县龙坪乡人。5年前,他来到利川市南坪乡双水村养牛。如今,养牛场存栏80余头。

  每天,王程远将玉米秸秆塞进粉碎机,机器的另一端,碎秸秆准确地落在三轮车的货厢里。而这些玉米秸秆,全是王程远从村民那里“淘”来的。

  秋收后,村民掰走了玉米棒,只留秸秆在地里。王程远只需雇人到地里,将玉米秸秆砍倒,然后打包运回养牛场。

  王程远收走秸秆,可谓一举两得。他既有了过冬的牛饲料,解决了季节缺饲料难题,也让村民告别了处理秸秆的烦恼。

  多年前,村民将秸秆做成堆肥,但露天焚烧会破坏生态环境,于是,如何处理秸秆成了村民的头疼事。

  “粉碎秸秆需要成本,埋在土里会戳破地膜,不利耕作。”双水村一组村民张大友说。现在,秸秆放在地里不用管,养牛场上门来收割,村民还可以要来牛粪肥田。

  王程远不仅上门收割地里的秸秆,还会收购村民送上门的秸秆。

  王程远的养牛场每年要产近600吨牛粪,不起眼的牛粪,成为村民眼中的“宝贝疙瘩”。牛粪除一部分用到自家蔬菜基地外,其余全被恩施州农科院买走,发酵后用作有机肥。

  暖阳照在大地,州农科院长乐实验基地内一片忙碌,犁田机轰隆作响,来回穿梭。一番操作下来,之前硬实的田土被翻了个底朝天。

  基地管理员牟秉久介绍,在犁地前,会利用挖掘机将发酵的牛粪均匀地撒在田里,犁地会让牛粪很好融进土壤,起到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等功效。

  秸秆变饲料、粪便变肥料,种植养殖形成循环,让“秸”尽所能,变废为“料”。种养循环出效益,以种植玉米为例,不用牛粪,一般亩产400公斤,用了发酵牛粪的,亩产突破500公斤。

  不止南坪乡,在利川市的村村寨寨里,农民们尝试种养循环新模式的场景无处不见。

  2023年12月初,位于团堡镇店子坪村和野猫水村的两家养牛场秸秆饲料化资源利用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眼下,在柏杨坝镇雷家坪村,利川市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该产业园以畜禽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为核心,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3亿元。

  利川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2021年10月起,利川市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三年试点工作。目前,该项目共收集处理粪污总量30.6万吨,粪肥还田施用面积共计26.4万亩,有效解决畜禽养殖粪污出路问题,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原文链接:http://nyj.enshi.gov.cn/xslb/202401/t20240117_154204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