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突发事件

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红利”(人民日报4月28日第5版)

时间:2023-05-11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佚名 []

  

  数字技术的赋能,不仅提升了乡村公共服务能力,而且降低了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的成本,从而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新路径

  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60万亩蔬菜大棚成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农业工厂,一台台机器人在各大棚内自如“行走”,完成授粉、运输、喷药、巡检、分拣等操作。“云端”种植使蔬菜产量提升了10%,商品果率提升了15%至20%,为农民增产增收拓宽了渠道。现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成为农民的新工具,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数字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不久前,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要求各地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整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支撑,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必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助力。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要先行。数字化浪潮为乡村产业振兴打开了新的空间。从全天候监测气象、土壤、温湿度来提升种植水平,到专家远程识别诊断病虫害、推荐优选用药方案;从智慧系统对人员、农资、设备等进行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到电子商务有效拓宽农副产品销路……数字技术贯穿农作物耕、种、管、销各环节,推动了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使农业生产更精准、更高效,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乡村产业形态不断丰富、产业集群不断形成,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机遇。

  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近些年来,聚焦农村社保与就业服务、农村特殊人群信息服务、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等领域,农村公共服务数字化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比如在“医养一体化”服务方面,不少地方推进“5G云医疗”,利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为村民提供高质量远程医疗服务。可以说,数字技术的赋能,不仅提升了乡村公共服务能力,而且降低了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的成本,从而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新路径。

  数字技术具有精准快速的优势,能够提升乡村治理的科学性。比如,重庆渝北区整合基层党建、产业、乡村旅游、村民信息等数据,建立“村村享”智慧治理平台,解决了群众办事门难找、跑路远、环节多、手续繁等突出问题,让村民办事从“最多跑一次”到“跑也不出村”。再比如,浙江省德清县“数字乡村一张图”归集了当地58个部门的282类基础数据,全县137个行政村的数据都接入“德清城市大脑”,可以自动生成相关数据报表和趋势分析,供有关部门研判决策,指导各村发展特色产业。各地实践表明,数字技术赋能,能大幅提升乡村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不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让数字技术在乡村的广阔天地发挥更大作用,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红利”,必将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数字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ztzl/ymksn/rmrbbd/202304/t20230428_642658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CG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