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乡村振兴来了批“90后”驻村新力量
陈子扬(右一)和村里桃园基地负责人胡幼峰一起打理桃园,学习修剪桃树枝丫。
“90后驻村伙伴团”在新洲区李集街道卫星村晚稻基地拍摄短视频素材,为当地农产品代言。
11月21日,周一。
一大早,胡静怡开车近两个小时,从武汉市区回到新洲区李集街道卫星村。在办公室坐下,她迅速在记事本上罗列了一周重点工作:拍摄视频宣传农产品、入户走访脱贫户、协调茶园日常管护……而在李集街道的建新村、八屋村,还有四位年轻人——周晓东、彭丹丹、郑思洁、陈子扬,一大早就从村委会出发,准备开启新一周的入户走访工作。
在武汉乡野土地上,他们有着一个共同身份——“90后”驻村工作队员。
■“95后”+“00后”
化身“星主播”带货助农
“您见过立冬后的稻谷吗?收割后颗颗饱满、粒粒清香,这是来自我们新洲区卫星村的‘晚杂’水稻米,每亩有1500斤产量哦!欢迎来村里打新米尝鲜!一会儿,我再带您看看山上的白茶园基地,那里空气更好,风景更nice!”
胡静怡新一周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化身“星主播”,拍摄村里的晚稻收割和茶园管护,为卫星村农产品代言。
作为一名组织培养的选调生,胡静怡被分配到武汉金融局。入局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参加驻村工作队,到局对口帮扶的卫星村锻炼两年。
进村不久,25岁的胡静怡跟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走进农户家门,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卫星村茶叶、水稻种植、畜牧养殖情况,了解农户和引进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状况,在基层一线切身感受乡村振兴成果。
今年春季采茶时,在与村民交流中,胡静怡发现,卫星村茶园的白茶销售模式较为单一,基本都靠线下单位团购和鲜叶批发,未曾建立线上销售和宣传渠道。“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东西也得勤吆喝。我们何不将这么好的白茶在短视频平台推广呢?”经过多次调研,她萌生了拍摄微信短视频、宣传带货的想法。
说干就干,胡静怡拟定初步方案后,得到了大力支持,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和她一起商量拍摄内容、布置现场、拟定“卫星村农产品视频脚本”。
“截至10月底,我已经拍了几十条视频素材积累在相册了。发布的4条短视频都颇受关注。我还用自学的新洲俏皮方言带货,很多朋友看后都找我购买卫星村农产品。”胡静怡说,在明年开春的采茶现场,她还准备尝试直播带货,“短视频+直播带货”相互结合,摸索助农新模式。
离卫星村不远的八屋村,市一医院驻村队员、“00后”的陈子扬,是胡静怡视频带货的最佳拍档。这两天,他正忙着和村里桃园基地负责人胡幼峰一起打理桃园,学习修剪桃树枝丫。劳动空当时间,陈子扬就和胡静怡通过手机进行视频,商量视频带货拍摄的事。
陈子扬说,今年10月驻村后,他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走村入户,了解了村湾、村民情况等第一手资料,对乡村的理解更深了。“有时候我会负责一些脱贫监测户的台账整理,帮助他们落实一些帮扶政策。每次帮扶成功,我就会很开心,真切体会到自己到基层工作的意义,也更加坚定了我服务村民,想方设法为大家谋幸福的信念。”陈子扬说。
■既当产业发展“宣传员”
又做留守孩子的“知心哥姐”
“小彭,你们又来看我了!”21日下午,下起了中雨,新洲区李集街道建新村脱贫户曹喜平看见来入户走访的彭丹丹、周晓东、郑思洁,赶忙起身打招呼。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驻新洲区李集街道建新村工作队长方向东介绍,彭丹丹、周晓东和郑思洁,都是市农业农村局的选调生培养干部。经过一年驻村锻炼,按照组织安排,这个月彭丹丹和周晓东将分别到青山区和汉南区新的基层岗位报到。留下来的郑思洁,将继续驻村工作。
“村民们对我们这群年轻人都特别热情,会主动问我们在村里习不习惯,有没有需要帮忙的,让我们心里暖暖的,觉得驻村工作很有意义。”回忆近一年的驻村工作,彭丹丹感慨地说。
彭丹丹说,入户走访是了解村民最真实生活情况的最好方式。300多天来,彭丹丹和她的“90后驻村伙伴团”通过入户走访,不仅和村民们建立了更深的感情,还深刻体会到村民们对村里产业发展的迫切期望。
2016年,武汉市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根据建新村的地理条件,把种植黄金茶作为村民增收的重点产业,并引进武汉逸品林业有限公司。目前,建新村已种植150亩黄金茶、100亩绿茶、80亩白茶。
今年10月,建新村茶产业示范园,成为新洲区首个农业“三新”技术示范项目。通过建设茶园虫害生态绿色防控系统和物联网虫情监测站,茶园将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20%以上,实现虫害诱集、分类统计、实时报传、远程检测,以及虫害预警和防治指导的自动化、智能化,“茶园的产量和品质,将再上新台阶”。
周晓东说,通过入户走访和宣传,村民们对村里的产业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企业更加友好,都以主人翁的姿态,期待着企业在村里能扎根落户,带着村民们增加收入,过上更加富裕的好日子。
驻村后,彭丹丹和周晓东、郑思洁还主动增加了一个新身份——当起了村里的“孩子王”。
“到村后,我们发现许多小孩在家大多是爷爷奶奶带,于是就想着能不能为这些弟弟妹妹们做点事情。”彭丹丹说,这段时间,她和伙伴们经常去留守孩子们的家里,进行网课的功课辅导和作业监督,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丰富村里孩子们上网课期间的业余生活,大家还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了手工、音乐、游戏等活动,带着孩子们好好学、开心玩。
村“两委”也为几位年轻人的工作点赞,支持他们成立了“90后驻村伙伴团”——关爱希望花朵小组。小组会定期给孩子们捐赠书本、衣服、文具等用品,轮流辅导和关心留守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村民把我们当成儿女看
我们更得把他们当成亲人
“第一天到村里来,什么都是陌生的,生活条件、生活习惯都让我们心里很忐忑、焦虑。”回忆起最初的驻村生活,5位城里长大的“90后”们印象深刻。
宛如“天书”的浓厚口音方言,点多面广、细小琐碎的基层事务,让大家一时觉得难以适应。“‘习惯了就好’,这句话成了我们的口头禅。”彭丹丹笑着说。
几位年轻人在观察乡村,村里的乡亲们也留意着几位年轻人的动态,并给了他们如亲人般的温暖。
胡静怡说,去年刚驻村时自己还不会开车,有一次从市内回村时,正赶上下大雨,到村委会时身上已经被雨水淋湿,浑身发冷。没想到,自己租住在村里的房东伯伯——村民曹厚春,马上熬了一碗姜汤送给她喝,怕她晚上冷,又送来了一床崭新的被絮给她。
“村民把我们当成儿女看,我们更得把他们当成亲人。”胡静怡说,对乡村的陌生感,不知不觉间就消失了,现在村里给她的感觉,就是“好亲切,留守的老人们,都像我的长辈一样”。胡静怡说,下乡以来,她觉得现在的美丽乡村和以前脑海里的乡村完全不一样。村湾的环境更好,村民们的生活条件更好,物产更加丰富,各项政策都在向农民倾斜,“现在农村缺乏的,是不断有人去宣传推广美丽乡村金名片,打响乡村知名度”。
“所以我想再多学习些互联网知识,通过制作视频号,讲好家乡故事,为宣传美丽乡村多出一份力。”胡静怡说,她希望能好好利用驻村机会,多为村湾做些实事,“读懂乡村才能读懂中国,广袤农村成为我们走出校门正式就职后的第一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现在通过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李集片区的帮助,可以独立承担美丽乡村项目验收、接待讲解、产业项目协调等工作,这些都是“90后”们来村里学会的。
周晓东介绍,最初来村里的几个月,自己只会跟着村支书和工作队长跑,“他们去哪儿我就去哪儿,除了写材料、统计数据,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了”。村民喊他“干部”,他觉得很不好意思。“现在,村民们都喊我‘小周’,对我可亲热呢。”
刚驻村时,郑思洁总被时不时“溜”进卧室的毛虫吓到。几个月过去,这些毛虫在郑思洁眼里,已经“不是个事了”。
跟着入户走访,郑思洁会特别留心受访村民家的各种情况,“跟着挂心”。今年建新村考出了四个大学生,其中一个考上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这几个孩子高考时,我们有种自家孩子参加高考的感觉。考前帮着孩子们放松心情,轻松备考;考后小心询问发挥情况,焦急等待高考出分,直到专业落定,收到录取通知书,我们甚至觉得比自己当年高考都紧张。”
和村民们处出了亲人般的感情,让几位“90后”,对乡村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有了更多的思考。“乡村有人才,才会有希望。”周晓东认为,武汉今年提出“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论文”,给“土专家”评称职的新政策,将对吸引年轻人回乡很有作用,“要加大对乡土人才的培养支持,给予乡村创业者更多的社会认可和地位,将有力促进乡村人才回流”。
马上要离开建新村,转战青山区农业农村局,接受新的基层锻炼,彭丹丹“特别舍不得”。驻村生活让彭丹丹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知了乡村振兴工作的意义,了解了各项政策在乡村的详细实施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这段难忘的驻村工作和学习时光,将帮助我更加设身处地为农民考虑,理解农民感受,不管身处什么岗位,都会鞭策我必须要贴近实际、接地气。”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211/t20221125_21029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自主驯化菌群大幅提升...2025-05-23
- 2025年“国际茶日...2025-05-22
- 中国县域网新版上线仪...2025-05-22
- 骆马湖渔管办“一支部...2025-05-09
- 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召开...2025-05-09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2025-02-06
- 自主驯化菌群大幅提升...2025-05-23
- 2025年“国际茶日...2025-05-22
- 中国县域网新版上线仪...2025-05-22
- 骆马湖渔管办“一支部...2025-05-09
- 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召开...2025-05-09
- 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2025-02-06
- 莲藕产业架起致富金桥2025-02-06
- 思而后定〡骆马湖渔管...2025-02-06
- 回眸2024(之五)...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