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018年农业产业化发展完成情况及2019年工作安排
近年来,我市通过大力发展现代食品工业,全力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提升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工作成效与做法
一是推进食品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打造凤凰山、百善、宝迪、口子等四大食品专业园区, 2017年四大园区食品工业产值分别达到157.4亿元、73.2亿元、32.7亿元、35.2亿元,四大园区食品工业产值 (298.5亿元),占全市食品工业总产值(357.8亿元)的比重高达83.4%,产业集聚度居全省前列。凤凰山食品工业园获得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百善食品工业园获得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国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
二是推进原料基地规模发展。集中建设了50万亩常规种子繁育、60万亩优质果蔬、100万亩品牌粮食、300万头生猪、5000万只肉禽等等产业化基地,濉溪县获得第一批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小麦)。在品牌粮食、设施蔬菜、石榴、葡萄等特色水果、规模肉猪肉禽养殖等特色基地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三是推进技术创新合作发展。全市建立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类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工程技术中心4家、省企业技术中心18家。其中2018年新增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全市独立或者合作选育农业新品种12个。其中,国家审定品种2个(濉麦1309、濉科998大豆)。安徽宝迪集团获得国家猪肉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安徽省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曦强乳业集团不同植源型发酵乳的创制及应用获得安徽省科技三等奖,科宝生物科技公司动物副产品循环利用高值化关键技术应用获得第六届淮海科学技术一等奖。
四是推进龙头企业强劲发展。口子股份成功在上海主板上市,和正牧业、大自然种猪在北京新三板挂牌。在安徽区域板(农业板、科技板、专精特新)挂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62家。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77家,其中超亿元的125家,超10亿元的3家。培育国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9家。其中,龙头企业“甲级队”3家。
五是推进农业新业态融合发展。央视新闻频道对我市相山、黄里、柳园等一批休闲生态农业典型进行了连续报道。烈山、相山两区列入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坚持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拓展农业多功能性的有力抓手,与市文化体育旅游委联合发布了10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市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315个,1-10月接待人数80万人次,综合营业收入3.8亿元。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项目3个,新建农业物联网示范点8个,1-10月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5亿元以上。
六是推进品牌农业深化发展。全市已培育中国驰名商标6个、著名商标51个,安徽名牌2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三品 ”农产品78个。2018年新增“三品一标”企业13家、25个产品。其中,有机农产品1家企业1个产品,绿色食品12家企业24个产品。举办2018淮北食品博览会(4月)、淮北石榴文化旅游节(10月)、段园葡萄采摘节(8月)。组织80家企业和合作社参加“合肥、上海、北京三大”农交会,参展品种多达500余种,曦强乳品、徽香昱原南瓜粥等7个产品获得2018年安徽农交会金奖。
七是推进招商引资带动发展。大力实施产业招商、以商招商,濉溪县牧源养殖、相山区中国供销总社农产品批发市场、杜集区安上装备秸秆发电、烈山区正邦高新技术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农业项目积极推进,口子产业园、完美食品、华润金蟾扩建配方颗粒项目、华孚现代纺织服装、濉溪县华安丰牛羊肉屠宰、烈山区木兰肉牛养殖、杜集区新疆风情园等一批农业项目投入运行。2018年1-10月全市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招商引资项目46个,到位资金额19.5亿元。
八是活化机制激励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市培育省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13家。濉溪县依托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牵手面粉加工企业(兴海) 、种业企业(永民)、中央储备库三方合作,实行良种基地与优质专用品牌粮食基地双轨并行,同时以中储粮的中央储备粮轮换指标进行优质品种专库收购,让企业在需要的时候随时提取品牌粮,破除了面粉加工企业仓储和周转资金难题,实现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了品牌粮食发展“1+1+1>3”的效益。中瑞果蔬产业化联合体已中瑞市场为龙头,牵头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特色果蔬农产品规模生产,并通过中瑞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农产品高端定制服务,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丰富了城乡居民菜篮子。安徽永民种业有限公司与江苏瑞华农业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1200万元的价格买断强筋小麦瑞华518全国经营权,刷新了中国小麦育种史上单个品种成果转让记录。
二、存在问题
一是今年以来农产品加工业增速明显减缓。今年1-10月我市规模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在全省占比为4.8%,总量居全省第11位;增长率1.3%,居全省第13位,发展速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度放缓。
二是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全市食品制造业产值占全市食品工业总产值比重只有15%,精深加工、产业链终端产品比重亟待提高,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任重道远。
三是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所生产的原料在品种、品质、规格等方面远远不能适应食品行业的加工要求。综合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滞后,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农民难以分得农产品在加工、流通环节增值的利润。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催化作用,使用好市财政1亿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尽快出台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若干政策,尽快制定全市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特别要把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列入财政和金融扶持范围,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担保、政策性保险等方式,重点支持联合体内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二是突出四大重点工作。第一,聚焦绿色可持续发展,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的绿色优质农业生产基地。第二,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在农产品二次以上精深加工上加大投入,发展绿色食品、高附加值产品、产业链终端产品。第三,突出产业融合发展。放大相山区凤凰山国家产业融合示范园、百善产业强镇示范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的示范效应,形成一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第四,强化创新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供给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强化行政推动。发挥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建立相应的工作考核机制和产业化联席会议制度,充分调动各产业化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多部门联手推动农业产业化工作。每季度召开农业产业化工作推进会,认真落实《淮北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1年)》,强力推进优质规模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工程、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农业新业态拓展工程、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等“农业产业化五大工程”明确2019年农业产业化工作目标和主攻重点,抓落实、补短板、促发展,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持续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ny.huaibei.gov.cn/zwgk/public/60/157924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2025-08-27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2025-08-27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