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

[抚顺]抚顺市粮食生产工作情况

时间:2022-12-09 来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

  

  

  

  

  2022年,抚顺市播种粮食作物189.65万亩,比上年增加6.03万亩;播种大豆6.49万亩,较上年增加0.32万亩,其中:扩种大豆0.32万亩,超省定指标0.2万亩。粮食产量预计达到17.052亿斤,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比增长2%,有望实现六连增。

  一、加大领导力度,强化粮食生产责任落实

  一是抢抓农时安排部署。抚顺市委、市政府提早谋划,全面部署春耕备耕工作,2月8日市政府分管农业副市级领导蒲信子召开农村农业工作部署会议,对全市春耕备耕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强调自加压力,确定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84.6万亩,同比增加2%,力争在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前提下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7亿斤的工作目标,要求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3月10日,市政府召开全市春耕备耕工作会议,对全市春耕备耕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再落实。同时与县区政府签订粮食安全生产责任书,进一步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各县区将粮食及大豆播种面积等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乡、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并逐级建立分解落实台账,确保粮食生产任务落实到位。二是省市领导深入一线调研督导。春耕期间,省长李乐成、副省长王明玉先后来抚调研检查春耕春播工作,对抚顺市春耕春播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有力推动全市粮食生产工作。市委书记来鹤、市长高键、分管市领导蒲信子分别深入县区,进企业、进经销店、进农户、进田间地头,调查春耕备耕情况,指导、督导春耕工作。三是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工作举措。抚顺市先后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提前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的通知》《关于抢抓农时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大豆种植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全市“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的行动方案》等,指导县区扛牢属地责任,及早谋划、部署,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6月20日完成全市播种任务,为全年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基础建设,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耕地基础地力,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项目,全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1.05万亩,其中增施有机肥8.17万亩,建设输排水灌渠28公里,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11.57万亩,提升耕地基础地力。二是实施化肥减量增效项目,争取化肥减量增效补助项目中央资金700万元,依托新宾县、清原县和抚顺县三个项目示范县,在全市完成微生物菌剂推广应用10万亩、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集成推广1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66.2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三是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强化农机农艺结合,推广免耕播种、水稻(穴)直播技术,扩大机耕、机播、机收作业面积。2022年全年新增大中型拖拉机369台、谷物联合收割机26台、水稻插秧机114台、其他类农机具732台,为粮食生产机械化提供了坚实保障,全市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83.1%和89.71%。

  三、加快技术推广,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在新宾县实施大豆示范区建设,推广高油、高蛋白大豆优良品种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构建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为实施主体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的“五统一”社会化服务体系。2022年大豆示范区建设3万亩,推广优良品种8个,实现清种模式示范区亩产达到200公斤以上,带状复合种植大豆亩产达到120公斤以上,玉米亩产不低于500公斤。二是开展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争取中央财政病虫害防治项目资金140万元,采取性诱捕器、诱虫灯、杀虫灯等物理防控技术开展病虫害监测及统防统治,全年推广绿色防控技面积达到95万亩,减少农药施用2-3次。采用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3.9万亩次,基本实现每亩地化学农药施用量少施50-60毫升,保障了粮食质量安全。

  四、加强政策落实,构筑农民增收保障体系

  一是大力宣传中央、省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和措施。编订政策汇编,通过会议部署、媒体宣传、送科技下乡、入户宣讲等形式宣传惠农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市粮食种植面积显著提升。二是规范补贴发放工作。各级农业、财政部门相互配合,确保补贴发放的及时、公开、公正。全年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143.68万亩,累计发放1.24亿元;落实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面积175.98万亩,累计发放4313万元;落实玉米和大豆、稻谷生产者补贴面积176.07万亩,累计发放1.1亿元;落实农机购置补贴1650万元,补贴的发放保证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种粮收益。三是发挥农业保险作用,做好定损理赔,确保农民群众利益得到保障。全市种植业保险168万亩,出险61万亩,理赔3167万元。四是加大“三农”信贷力度。市政府建立“惠农贷”政府担保风险基金,会同市农行和邮储银行开展“惠农贷”业务,加大对“三农”领域信贷投放支持力度。“惠农贷”累计发放涉农贷款47笔5019万元,有效缓解农民粮食生产资金压力。

  五、强化为农服务,夯实粮食生产安全基础

  一是加强农事信息服务,防范各类气象灾害。抚顺市农业与气象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起高效的联合工作机制和专业应急队伍,及时发布大风、大雨、高温、冰雹等极端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科学制定防灾减灾指导意见,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今年共下发了农事与气象信息、灾情预警通知12期,有效指导县区做好极端天气的防范工作。针对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灾害,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生育进程,及时制定救灾减灾技术措施,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灾区,开展指导服务,推进科学抗灾。二是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耕秋收作业,市、县积极协调疫情防控部门保障农资运输配送高效有序,抓好春播和秋收机具跨区作业服务。三是加强粮食生产安全宣传,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媒体,深入抓好粮食生产有关信息宣传,在新华社、辽宁日报、辽宁电视台、抚顺日报等新闻媒体刊发粮食生产信息13篇,引导调动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六、开展农资打假,确保优质农资进村入户

  一是加大春季农资调度。于2月初下发了《关于提早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的通知》,组织县区指导农资经营店有序提前备货、进货,推进农资尽快到乡到村到户。经调度,全市春季农资市场货源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生产经营秩序正常,确保春季农资供应充足;二是加大种子等农资市场执法监管力度。年初以来,全市共排查市场4个,企业4家,门店517家,从事玉米生产经营服务的合作社、种植大户39家,出动检查人员425人,抽取农作物种子样品750个,对其进行转基因和芽率检测,转基因种子已检测660个,发现违法问题线索2条。种子市场得到进一步净化,让广大农民用上放心、安全种子;三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通过全市专项整治行动、执法大检查和自查,查处结案种子案件3起,涉案金额0.7万元,案件查处率达到100%,有效的维护了我市农资市场秩序,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原文链接:http://nync.ln.gov.cn/nyyw/qsnyxxlb/202212/t20221205_47153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