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新村建设

宣城市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系列宣传报道之三:宁国市“52N”工作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

时间:2022-12-08 来源:宣城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为进一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宁国市探索建立“52N”工作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打造美丽宜居村庄。

  夯实5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落实到位。建立了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联村共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度,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承担第一责任,各村、组均安排人员具体负责,形成了“市、乡、村、组”联动工作机制。二是宣传摸排发动到位。采取“乡(镇)干+村干+网格员”模式进行地毯式摸排,共摸排出90户突出问题户并建立一户一策整改方案。三是突出问题销号到位。对全市90户突出问题开展全覆盖入户市级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后二次验收,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四是考核督查调度到位。开展“4+N”农村人居环境督查,制作突出问题曝光视频在农村人居环境季度调度会上播放。五是监督渠道畅通到位。制定出台了《宁国市人居环境有奖投诉举报机制》,投诉举报经查证核实的,由投诉受理主管部门给予投诉举报人50元的物质奖励,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宣传摸排验收销号

  

  

  市调度会播放曝光片 季度督查

  

  

  

   坚持2个抓手。一是以基础整治为抓手,纵深推进农村改厕、垃圾、污水治理,开展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提标年活动,持续推进“四美一改”创评(最美乡村路、最美村庄、最美庭院、最美河道,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2022年创评1条“最美乡村路”,创评2条“最美河道”,创评5000个“最美庭院”,重点整治60个自然村庄,涌现出了一批典型示范,如仙霞镇杨山村、仙霞村,竹峰街道桥头铺村、瓦窑铺村,胡乐镇竹川村,甲路镇甲路村重点整治村庄等,达到了县级“最美自然村”的标准。二是以长效机制为抓手,继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完善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2022年累计筹措人居环境整治资金7800万元;加强各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部门人才建设,进一步确定队伍、充实力量;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政府目标考核,推动督查调度常态化、制度化;完善优化“2251”农村厕所粪污处理长效管护、人居环境有奖投诉举报、“4+N”农村人居环境督查等机制,从资金保障、队伍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着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

  

  

  改厕第三方验收生态美超市

  

  形成N种模式。宁国市认真查找问题户存在问题、产生问题原因,针对问题制定一户一策整改帮扶措施,探索形成N种帮扶模式。如,竹峰街道精准特色帮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精细化整治,对房前屋后庭院进行环境整治时,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解决农户日常吃菜需求;针对残疾群众,将其厕所改建成卫生厕所的同时、安装利于残疾人使用的厕具;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帮助缺乏有效劳动力清理环境卫生,并定期安排送医上门服务;为经济困难户联系了帮扶单位,帮扶单位定期上门走访慰问。港口镇破解突出问题,对村中有碍观瞻的鸡棚鸭棚进行拆除,统一标准为农户重新搭建结实美观的禽畜棚屋;对房屋有安全隐患的,帮助农户申请危房改造资金进行房屋修缮。西津街道贯彻责任包保,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联组包户工作制度》,包组干部对所包组村庄整治、脱贫帮扶、“五清一改”等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当好人居环境宣传员、排查员、指挥员、战斗员、监督员和突击员。

  

  改善行动前后对比

  

  

  

  

   5、整治前.jpg【7.44 MB】 7、整治后.jpg【9.68 MB】 5、整治后.jpg【9.62 MB】


原文链接:http://nyncj.xuancheng.gov.cn/News/show/14202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