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探索“四靠”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郎溪县牢牢把握“三山两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地理特点,做好靠山、靠水、靠田、靠企“四靠”文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007.15万元,村均收入34.56万元、同比增长71%,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20个;预计2022年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700万元,村均收入42.5万元、增长23%,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31个。
一、依靠山林资源,增强村集体发展实力。立足县内145.5万亩山地和林地,发挥县内12.85万亩花木种植和8.9万亩茶园规模优势,构建“茶产业+花卉苗木产业+农旅融合”多元发展模式,预计2022年全县茶产业与花卉苗木产业综合产值达27.84亿元。合作+苗木。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组织3个镇6个村与美迪花公司合作建成8个项目基地,由村集体负责管理,公司负责项目技术提供及销售。预计2022年为6个村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约83万元,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1.2万元。服务+物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为农户在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提供信息服务。成立供销合作社线下实体资源5个,建设县域综合商贸服务中心3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处,村级电商网点96个。预计2022年全县农产品网销额达5.8亿元,增长29%。品牌+旅游。采取“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模式,将“郎溪黄茶”命名为公用品牌,并注册成为集体商标;投入3.8亿元建成10条水韵茶乡风景绿道,总里程约120公里;依托大佛山养心谷等景区,打造樱花、香樟、榉树等特色产业集群;依托高井庙林场、伍牙山林场等建成4个森林康养基地。今年以来,农旅融合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86.36万元。
二、依靠水力资源,激活村集体发展动力。紧扣“水”字,推动水产养殖产业提档升级,打造长三角水运经济圈,打响郎溪“江南水韵之城”品牌。做大养殖体量。聚焦龙虾、青虾、鱼、芡实等产业,采取“农民合作社+示范养殖基地+养殖户”模式,鼓励原生态养殖。目前,全县建立万亩示范区1处、千亩示范区5处,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近10万亩,水产品总产2.58万吨。如东夏社区依托南漪湖优质资源大力发展青虾、小龙虾,建成特色种养产业园,带动44户养殖农户增收,预计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3万余元。做优水产品质。推进“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打造优质稻、水产两个主导产业。围绕生态保护促长效,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实现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确保养殖产业持续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做强港口经济。利用邻近码头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服务企业增加村集体收入。梅渚镇8个村将村级集体资金投入定埠港口码头物流仓储项目作为生产发展资金,采取“保底+分红”方式,2021年8个村村级集体共收入80万元。
三、依靠田地资源,挖掘村集体发展潜力。试点“家庭农场”及农业“大托管”工作,探索资源集中发展、利益互惠共赢、产业配套成长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强科技强农。探索“标准地”改革,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产能,推广应用型科技,引进秸秆机械化还田、水稻侧深施肥、化肥减量增效等生产技术,提升亩均产出。截至目前,建成高标准农田30.3万亩,带动农户年增收5600余元,村集体增收2100余万元。健全服务体系。建设服务组织名录库,依托中国农服平台,结合各类合作社实际,纳库管理服务组织805个。搭建县级服务土地信息平台,与建设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合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信息共享、产品发布、需求反馈等保障。促进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大托管”与托管组织、农户形成三方利益联结机制,新成立示范服务组织137个,签约农户7899户。凌笪镇下吴村将3个村民组近3000亩农田集中托管,与江苏溧阳天目湖集团托管合作,开展绿色农业生产种植,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年收益增加近50余万元。
四、依靠企业资源,凝聚村集体发展合力。通过园区专项服务+飞地抱团发展,进行村企联动、股份合作等,实现互利共赢。加强村企共建。采取“村委会+公司+农户”方式,引导27个村党组织与30个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钟桥街道金桥村申请财政资金50万,自筹资金50万,成立郎溪县金源服务公司,承包道路绿化养护工、公厕管护等工作,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近20万元。建立联合总社。园区外村集体按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原则抱团飞地发展,为企业提供厂房建设、租赁等业务。建平镇、新发镇25个村抱团发展,组建建平镇股份经济联合总社,投资标准化厂房建设等,为联合总社各村增加收入160万元。创优金融服务。组织涉农银行围绕信用主体金融需求,目前已开发“茶E贷”“兴农贷”等10余款产品。村集体按需组织召开专题银企对接会,每月定期召开“金融超市”活动,今年已为153家茶农、茶企发放贷款5698万元。
原文链接:http://nyncj.xuancheng.gov.cn/News/show/14222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2025-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2025-02-06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2025-02-06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2025-02-06
- 江苏省地方标准《农产...2025-02-06
- 镇江市:强监管 控风...2025-02-06
- 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2025-02-06
- 莲藕产业架起致富金桥2025-02-06
- 思而后定〡骆马湖渔管...2025-02-06
- 回眸2024(之五)...2025-02-06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2025-02-06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2025-02-06
- 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2025-02-06
- 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2025-02-06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