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推广实施 “旱作雨养”节水增收
时至立秋,三河市辖区玉米地里迎来交秋第一场雨,"立秋时节雨打秋,八成耕种十成收";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田地里一排排长势喜人的玉米,正是该市2021年开始实施的"旱作雨养";种植模式的试验地块。
"旱作雨养";是三河市重点推广的新型农业种植模式,即统一关停灌溉水井,将水浇地改为旱地,采取抗旱保墒耕作方式,充分和完全利用自然降水发展农业生产。据悉,在农作物种植上,三河市农业技术人员结合农时、天气和土壤墒情,引导农民选择种植春玉米、夏玉米、大麦、春小麦、谷子、高粱、甘薯、花生、大豆等耐旱雨养作物。同时,为保障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参与项目实施的积极性,以一年为周期,为符合项目实施要求的农户每亩地补贴900元。 "看今年玉米长势,一亩地能收1300斤,除去各项成本,每亩地净剩800块钱。再加上政府补贴的900元,每亩纯利润1700元,比往年多了将近700元,‘旱作雨养’种植真是一个好项目。";望着烈日照射下的玉米地,田贵林心里美滋滋。 田贵林是三河市杨庄镇任官庄村种粮大户,去年他家的300亩耕地全部实施了"旱作雨养";种植项目。今年开春,田贵林种植了早玉米,入夏以来,华北地区雨水充沛,玉米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三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至2022年度,三河市共推广实施"旱作雨养";种植面积达18828亩,涉及全市10个镇35个村街,全年共实现节水414万立方米、实现农民增收约1300万元,为该市全面完成年度地下水超采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悉,2022年至2023年度,三河市将继续推广实施1.84万亩"旱作雨养";种植项目,除常规玉米种植外,力争在谷子、高粱等作物种植模式上实现新突破,为发展节水农业、做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技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原文链接:http://nyncj.lf.gov.cn/lf/2022/nyxx_2_08/2716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2025-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2025-02-06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2025-02-06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2025-02-06
- 江苏省地方标准《农产...2025-02-06
- 镇江市:强监管 控风...2025-02-06
- 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2025-02-06
- 莲藕产业架起致富金桥2025-02-06
- 思而后定〡骆马湖渔管...2025-02-06
- 回眸2024(之五)...2025-02-06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2025-02-06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2025-02-06
- 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2025-02-06
- 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2025-02-06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