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调研

三河推广实施 “旱作雨养”节水增收

时间:2022-08-25 来源:廊坊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时至立秋,三河市辖区玉米地里迎来交秋第一场雨,"立秋时节雨打秋,八成耕种十成收";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田地里一排排长势喜人的玉米,正是该市2021年开始实施的"旱作雨养";种植模式的试验地块。

   "旱作雨养";是三河市重点推广的新型农业种植模式,即统一关停灌溉水井,将水浇地改为旱地,采取抗旱保墒耕作方式,充分和完全利用自然降水发展农业生产。据悉,在农作物种植上,三河市农业技术人员结合农时、天气和土壤墒情,引导农民选择种植春玉米、夏玉米、大麦、春小麦、谷子、高粱、甘薯、花生、大豆等耐旱雨养作物。同时,为保障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参与项目实施的积极性,以一年为周期,为符合项目实施要求的农户每亩地补贴900元。 "看今年玉米长势,一亩地能收1300斤,除去各项成本,每亩地净剩800块钱。再加上政府补贴的900元,每亩纯利润1700元,比往年多了将近700元,‘旱作雨养’种植真是一个好项目。";望着烈日照射下的玉米地,田贵林心里美滋滋。 田贵林是三河市杨庄镇任官庄村种粮大户,去年他家的300亩耕地全部实施了"旱作雨养";种植项目。今年开春,田贵林种植了早玉米,入夏以来,华北地区雨水充沛,玉米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三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至2022年度,三河市共推广实施"旱作雨养";种植面积达18828亩,涉及全市10个镇35个村街,全年共实现节水414万立方米、实现农民增收约1300万元,为该市全面完成年度地下水超采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悉,2022年至2023年度,三河市将继续推广实施1.84万亩"旱作雨养";种植项目,除常规玉米种植外,力争在谷子、高粱等作物种植模式上实现新突破,为发展节水农业、做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技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原文链接:http://nyncj.lf.gov.cn/lf/2022/nyxx_2_08/2716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CG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