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做好“地”“技”文章确保粮食安全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指示精神,华蓥市以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为抓手,下功夫做好“地”和“技”两篇文章,狠抓大春生产,强力推进粮食基地建设。
一是做好“藏粮于地”文章。从2月份开始,华蓥市在明月镇、古桥街道、阳和镇、高兴镇、庆华镇动工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高起点、高标准搞好田网、渠网、路网及地力建设工作。动用大型机械200余台,动用民工60000余人次,建成了1.92万亩高标准农田,完成了核心区土地调型2100亩,修建机耕道15.8公里,生产作业路13公里,渠道13.4公里,山坪塘9座,整治撩荒地5700亩,采购商品有机肥2000吨,实施地力培肥和土壤改良7000亩。建成了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效益好的高标准农田。
二是做好“藏粮于技”文章。动用科技人员2000人次,深入田间地块,指导大春生产,集中育秧600亩,推广良种示范区建设2万亩,培植种粮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20余家。发放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卡8000份,全覆盖推广科学施肥。建立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3个,农产品产地环境长期定位监测点45个,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此同时,一手抓抗旱工作,一手抓防洪工作,确保粮食基地安全。在3月份,动用600台次洒水车抗旱保秧苗,在4月底雨季来临前,提前将修建的13.4公里渠道投入使用,排洪泄洪,确保了大春生产顺利完成。目前,初步建成了以明月、古桥、永兴、华龙为主的南部粮油产业基地和以庆华、高兴、阳和、溪口为主的北部粮油产业基地。基地每年将带动粮食增产6000吨,增加产值1200万元,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800元。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2/5/13/b01bfc700ec94cfbac6ab644563a09a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2025-08-28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2025-08-27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2025-08-28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2025-08-27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