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反弹获政策助力 还能涨多高?
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消息公布后,生猪期货主力合约随即走高。虽然在业内人士看来,猪肉储备收储能否立即启动、收储规模等仍值得考量,但确实能起到提振短期市场信心的作用,有助于价格阶段企稳。
官宣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6月21日-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1。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下称《工作预案》)规定,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低于5∶1)。
“这是自非洲猪瘟以来,官方所发布的猪粮比价首次跌破5,其最高点在2019年10月30日,猪粮比价突破20,今年以来该比价呈现较为顺畅的下降趋势,这也反映出当前我国生猪恢复的良好形势。”中信建投期货魏鑫、桂源认为。
根据《工作预案》,当猪粮比价低于5:1时,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10%,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超过10%时,发布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启动临时收储。
预警信息引导行业更理性
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除了猪粮比价低于5:1这个指标以外,其他两项指标并未触及。农业农村部此前发布,从5月份的生产监测情况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20个月环比增长,同比增长19.3%。
“猪肉收储启动的依据是猪粮比价是否达到了预警点。最近几日猪价连续上涨,可能下周猪粮比会回到5:1以上了。通过几次预警信息的发布,养殖主体已经开始及时出栏,减少压栏,二次投机育肥明显下降,大猪的存栏比重已经明显下降,养殖户加强饲养管理,降低生产成本,规模龙头企业也开始放缓扩产节奏,政策发挥了显著的生产引导作用。”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告诉新华财经。
正如朱增勇所言,随着上周国内生猪期价自16675元/吨的低点显著反弹,国内现货猪价也连续走高。金猪数据的监测显示,自6月22日,全国平均猪价见到13.18元/公斤的低点之后,迄今已是连续6日走高。截至6月28日,全国平均猪价报16.87元/公斤,当日猪粮比价报6.12:1。
魏鑫、桂源也在报告中提到,当前的猪粮比预警系统略有滞后,在长期的下行之后突破一级预警,但周末三天时间已经将比价拉回5以上。因此,政策执行上如何面对如此多变的猪价,值得考量。
其实,猪价连续20周下跌、累计跌幅约60%、养殖行业跌入全线亏损等等行业环境之下,国家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正在密集出手稳猪价、稳市场。除了《工作预案》的发布,6月20日,中国畜牧业协会发布致生猪养殖企业倡议书,希望大家多关注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的生猪生产和市场数据,按照正常生产计划有序出栏,在价格下行阶段不要恐慌,更不要听信谣言,以赌博心态安排生产。农业农村部也表示,将引导区域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布局,加强生猪产销规划衔接。鼓励探索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支持主产省份发展生猪生产,并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按照官方文件安排,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但是收储规模仍值得考量。”魏鑫、桂源也指出,结合《工作预案》的相关表述,中央临时储备规模由有关部门会商确定,省市收储按照“有效托市”的目标要求确定规模。而这个“有效”或率先体现在预期管理上,即避免养殖端在悲观氛围下的恐慌性出栏,加剧价格的向下波动,进而造成产业内无序的产能去化。
朱增勇也对新华财经表示,连续两年的高收益,促使部分养殖主体“非理性”扩大规模,通过发布预警信息,有助于养殖户增强风险意识、规避风险。“特别对那些过快扩张、误判市场的企业来说,及时调整生产安排和管理重点还是非常必要的。”
猪价反弹预期升温 反弹高度仍受抑制
不过,在这一消息公布之后,业内人士对猪价有望见底反弹的信心也有所增强。“猪价已经探底成功了,因为后面季节性回升是主要趋势。但在供给继续恢复的前提下,养殖主体应及时关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生产预警信息,理性对待后期的季节性回升”。朱增勇表示,而从需求角度看,一些地方在猪肉价格达到每斤10元左右的时候,对消费是有明显拉升作用的。
据媒体报道,随着猪肉价格的持续下降,最近四川资阳的不少市民反季节灌起了香肠。
魏鑫等也表示,短期市场收储预期增强,给整个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或有助于改善过去两个月业内的悲观情绪,但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政府收储的力度不一定达到预期,并且收储规模对于市场猪肉体量的影响或相对较小;另一方面,从周末部分地区报价混乱的情况来看,需要警惕部分市场主体的投机炒作行为。
“下半年猪价整体应该会维持在成本线以上,但是反弹高度不能太乐观,现在不少压制因素存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生猪生产监测预警专家王祖力告诉新华财经,库存的进口冻肉量级不小,估计三季度会集中出货。因此,他认为,猪价这轮周期的低点还很难说已经见到了,但生猪9月合约的低点可能“差不多”了。
“肥猪在价格反弹后持续出栏,那么未来季节性的调整幅度可期;相反,如果看到价格反弹势头而继续赌涨压栏以及二次育肥,那么后市季节性需求的拉动也将受到限制。”魏鑫、桂源也表示。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作者:吴郑思)
原文链接:http://nyj.nanyang.gov.cn/jcyj/440550.htm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2025-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2025-02-06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2025-02-06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2025-02-06
- 江苏省地方标准《农产...2025-02-06
- 镇江市:强监管 控风...2025-02-06
- 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2025-02-06
- 莲藕产业架起致富金桥2025-02-06
- 思而后定〡骆马湖渔管...2025-02-06
- 回眸2024(之五)...2025-02-06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2025-02-06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2025-02-06
- 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2025-02-06
- 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2025-02-06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