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十四五”以来,北京市大力推进“百千工程”建设,取得多项成效

时间:2025-11-27 来源: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11月26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乡村振兴专场。市委农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

  记者提问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北京很多乡村的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出一批线上讨论度高、线下人流量大的典型村。请问,“十四五”期间,北京乡村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

  

  北京市委农工委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正伟:

  “十四五”以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百千工程”建设,取得成效可以总结为“三个五”,下面我作简要介绍。

  01 落实“五个坚持”,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推动,连续三年出席“百千工程”工作会。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坚持季度调度,抓长效机制落实。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实现“应编尽编”。

  三是坚持示范引领。两批“百千工程”42个示范村、22个示范片区创建取得实效,新增绿化美化空间60万平方米,引进乡村创客等新主体200余个,形成了昌平区辛庄村、通州区唐大庄村等一批可感可及的创建成果。

  四是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美丽乡村建设引导资金18亿元,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五是坚持环境与产业双提升。累计建设农业产业强镇7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91个。

  02 抓好“五个结合”,重点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拆违先行与环境整治相结合,把拆除村内侵街占道、私搭乱建作为首要任务,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扫清了障碍。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与长效管护相结合,全面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人居环境“五有”长效管护机制。

  三是改善人居环境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积极推广以工代赈,带动约5万农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获得稳定收入。

  四是问题导向与考核评比相结合,综合评价各区整治效果进行,以考核促落实、促整改、促提升。

  五是强化党建引领与坚持农民主体相结合,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开展村庄清洁日、大扫除等活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03 聚焦“五项任务”,建设水平持续提高

  截至目前,全市2900余个村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一是农村厕所方面,全市农村卫生户厕年度普及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农村公厕基本达到三级及以上标准,做到“建管并重”。

  二是农村生活污水方面,因地制宜推进污水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三是农村垃圾方面,行政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9%以上。

  四是村容村貌方面,累计新建修缮农村街坊路6700余万平方米,建设美丽乡村示范路1545公里、首都森林村庄100个,村庄照明实现全覆盖。

  五是农村生态环保方面,全市96%的农村居民实现清洁取暖,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分别达到93%、8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

  下一步,北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整体部署,聚焦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围绕“三个注重”持续发力。一是注重分类施策,推进首都乡村不断迭代升级;二是注重提质增效,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三是注重长治久净,努力将“绿色颜值”转化为“金色价值”。


原文链接:https://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zdt/743861623/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