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长治市推进秋收秋种十项措施

时间:2025-10-17 来源: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

  

  

  

  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推进秋收秋种农时紧迫、任务艰巨。为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对“三秋”生产的不利影响,落实“抢收抢种保丰收”行动要求,加快秋粮抢收抢烘,压茬推进秋冬种,全力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确保冬小麦种足种满、种在适播期。提出推进“双抢一保”十项措施:

  一、积极宣传动员。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有关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加强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各县区抢抓农时组织抢收抢种。同时,通过各类媒体、微信群等方式,动员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及广大农民群众立即行动起来,推动“双抢一保”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统筹调度。强化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市县抓统筹、抓调度,乡村抓动员、抓落实,农业农村部门强化秋收秋种工作调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发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克服“等靠要”思想,千方百计推动秋粮抢收减损、小麦适时晚播,汇聚抓粮食生产的强大合力。

  三、建立包保机制。切实把秋粮抢收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制定关于应对连阴雨天气迅速开展“抢收抢种保丰收”行动工作方案。市级组建6个包保工作指导服务小组,各县区组织农技人员下沉生产一线开展指导服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采取针对性举措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确保秋收秋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四、组织机具调配。摸清全市秋收农机具保有量,尤其是履带式收割机数量,及时向广大农民群众公布联系方式。积极做好农机手操作培训,指导开展履带式收割机改装,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确保各类农机以良好状态投入“三秋”生产。积极发挥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区域农机服务中心作用,做好农机具跨区作业调配调度,指导农机手抢抓时机随时下地作业,强化“三秋”生产农机服务保障。

  五、分类组织抢收。根据秋粮作物类别和成熟程度,分类指导开展抢收。对已经达到完熟期的玉米(籽粒乳线消失、出现黑层),进行重点抢收;无法立即收获的,采取措施加快脱水、防止霉变。对已经成熟的谷子、大豆、薯类等作物,按照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的原则,果断组织人工进行抢收。

  六、因地适时抢收。紧盯天气变化、收种进展、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及时组织人力、机械下地抢收。对墒情适宜的地块及时组织农机抢收,提高机收质量,减少机收损失;对土壤湿度偏大的地块,统筹调度履带式收割机抢晴抢时收获;对田间积水严重、农机通道较差、局部倒伏的地块,果断组织动员群众人工抢收。

  七、及时晾晒烘干。乡村两级要积极协调闲置厂房、库房、大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设施,满足群众晾晒粮食需求;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做好烘干设备摸底排查,及时发布粮食烘干仓储服务点信息,指导具备烘干仓储条件的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帮助农户烘干粮食,坚决杜绝粮食霉变损失,守护秋粮丰收成果。

  八、开展排涝散墒。针对可能出现的农田积水,因地制宜组织各类机械、动员各方力量,及时做好抢排田间积水工作。对积水严重地块,调用机械装备抽排积水;对一般积水地块,尽快疏通沟渠排水,开挖深沟沥水,为农机进地创造条件;对土壤湿度过大地块,适时深松散墒,沥出耕层滞水,为适墒播种争取条件。

  九、提升秋种质量。认真落实小麦秋播技术指导意见,将小麦播种面积任务分解到乡村、落实到地块,适当推迟播种时间,确保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对可能出现的由于田间积水导致短期无法散墒整地的情况,制定积水地块排水降渍技术方案,指导科学排水降渍,确保小麦适期适墒播种。加强小麦冬前管理,做好秋季病虫草防治,培育冬前壮苗,为明年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十、强化工作保障。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要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举措,及时发布应急抢收、收获晾晒、烘干仓储等农情信息,做好秋收秋种等服务保障,全力以赴打好“三秋”生产主动仗。密切关注农作物受灾情况,积极协调农业保险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对受灾损失尽快理赔、应赔尽赔。广泛宣传“双抢一保”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nxi.gov.cn/sndt/snlb/cz/202510/t20251015_99762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