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菌菇飘香富乡亲
近日,在大田县武陵乡桃溪村林配隆的毛木耳基地,一排排菌棚里,木耳、香菇等食用菌迎来采摘旺季。
“种菌菇起步易、做好难,单袋产量从0.75公斤提至1.25公斤,全靠技术撑着。”林配隆的底气,来自科技的“硬核护航”。
9月3日,他刚参加了沪明对口合作三明市食用菌科技特派员成果交流会,基地早年与上海科技特派员团队长期合作,三明农科院、上海农科院专家也定期上门指导。“专家帮我们改良菌种、调控棚内环境、教授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现在木耳产量提高了三成,次品率降了不少!”
2008年,武陵乡推广食用菌栽培,但村民们却不愿意尝试。当时,林配隆因腰椎间盘突出严重,从汽修行业转行,成了乡里种木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刚开始啥也不懂,买菌种、搭菌棚、学管理全靠自己摸索,走了不少弯路。”为掌握技术,林配隆跑遍周边县市种植基地取经,白天蹲在田间观察木耳长势,晚上查资料记经验,遇到难题就找农业专家请教。
武陵乡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空气湿润的独特气候,为毛木耳提供了天然环境,长出的木耳朵大肉厚、口感柔韧还带清甜。如今,基地的毛木耳成了“香饽饽”,四川、广东、江西及省内漳州、厦门等地的收购商常提前下单。旺季时一天能采摘近6000斤,10万袋毛木耳不愁卖。
不仅如此,林配隆还每年试种1-2个新品种,引进自动生产线加工菌包售卖,从最初几棚试种,发展到如今涵盖金福菇、灵芝等10余个品种的规模化基地,自己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食用菌专家”。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2017年,林配隆牵头成立大田县升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着乡亲们抱团发展。村民林建国曾外出务工,看到种木耳能致富想回乡发展。林配隆主动邀他到基地学习,从搭棚、育菌棒到采摘销售全程手把手教,还以成本价提供优质菌种。如今,林建国的木耳棚年产量近5000公斤,年收入比打工时翻了一番。
武陵乡有不少像林建国这样的农户,林配隆鼓励大家一起栽培食用菌,只要有村民想种食用菌,他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同时牵头联系收购商解决销售难题。截至目前,武陵乡的食用菌种植户增至30多家,种植规模达300多万袋,毛木耳、香菇、灵芝等菌菇飘香山间,帮助乡亲们致富。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sm_787/202509/t20250919_701219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12-23
- 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 ...2022-04-30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关于开宠物医院如何办...2022-12-25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江苏有机农业全产业链...2025-10-17
- 智慧农机(收割机、无...2025-10-17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2025-10-17
- 江苏省渔业执法监督中...2025-10-17
- 第十五届江苏—澳门·...2025-10-17
- 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2025-10-17
- 关于做好“三秋”农机...2025-10-17
- 矮杆耐密高产大豆“东...2025-10-17
- 黑龙江省农业废弃物综...2025-10-17
- 江苏有机农业全产业链...2025-10-17
- 三师五十四团油莎豆产...2025-10-17
- 镜头里的“十四五”·...2025-10-17
- 10月14-16日降...2025-10-17
- 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2025-10-17
-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2025-10-17
-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2025-10-17
- 法润龙江· e起守护...2025-10-17
- 刘国中在安排部署“三...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