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海门区常乐镇八烈村多元发展激发集体经济新活力

时间:2025-09-16 来源: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

  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八烈村锚定乡村振兴,以民为本,闯出集体经济发展新路。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 154.78万元,同比增长25.37万元,稳定性收入占比75.23%,涨幅15.67个百分点,成绩斐然。

  一、强村公司创新营销,农产品跨界出圈。八烈村依托乡村振兴学院,成立南通市海门区乡见常乐文化有限公司(强村公司)。区别于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强村公司巧妙整合资源,在文艺交流、业务培训等业务基础上,拓展农产品销售业务。通过精准对接省、市、区企事业单位,签订大米、羊肉销售合同及中秋慰问品购销协议,为其提供优质农产品。2024年,大米年销售订单额达50万元,羊肉销售近千碗。这种将文化业务与农产品销售有机结合的方式,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为村集体带来额外收益,探索出一条农产品跨界营销的新路径。

  二、光伏项目盘活资源,开辟增收新渠道。八烈村在光伏发电项目上独辟蹊径。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屋顶空间,新增185千瓦光伏发电设施;另一方面,对老村部等闲置资产进行改造,建成180千瓦光伏发电站。这一“上天入地”的资源利用方式,不仅实现了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还为村集体带来每年总计15万元的稳定收入,为其他村庄盘活闲置资源、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借鉴。

  三、深耕农业特色产业,激发土地新活力。八烈村立足本地实际,深耕稻麦轮作产业。在原有260 亩稻麦轮作农田基础上,通过退林还耕新增300亩。稻麦轮作产业不仅为村集体创造了近 10万元的稳定收入,还在种植过程中注重生态循环,提高土地肥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模式,既契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又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彰显了八烈村在提升集体经济效能方面的独特探索。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5/4/1/art_12435_115308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