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区多举措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坚持从乡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巴州区化成镇长潭河村先后荣获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四川十大最亮眼村居、全省“AAAAA”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该村持续在提升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乡村治理上下功夫、出实招,着力提升乡村“和”“美”内涵。
发展乡村富民产业,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长潭河村积极培育特色农业,采取土地流转方式,引入业主经营,通过“合作社+产业园区+农户+脱贫户”的发展模式,建立瓜蒌、蓝莓、桃李等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和畜禽养殖繁育场,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该村还积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依托“化湖——天马山森林公园”旅游环线,建成1000余亩的桃花观赏园和多处旅游观光房,连续举办四届“桃花节”。有力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实现了产业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长潭河村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村内道路硬化率和自来水覆盖率均达到100%,电力和4G网络全覆盖。在公共服务方面,长潭河村大力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电商中心、村卫生室、文化室等多功能场所建设,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绿色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提升乡村形象的重要举措。长潭河村结合农村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建成3个巴山新居聚居点,改善158户农民居住条件,同时拆除危旧土坯房212套,复垦耕地235亩。全村365户农户住房全部达标。在环境治理方面,长潭河村建立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和污水治理体系,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日产日清,以及污水的集中处理。
强化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宜居宜业乡村的保障。长潭河村创新治理模式,实施“1+3+N”村级治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的高效推进。近年来,村内铺张浪费现象显著减少,村风文明进一步提升。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12/4/42283739bb2645bd9d1e51841126f79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2025-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2025-02-06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2025-02-06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2025-02-06
- 江苏省地方标准《农产...2025-02-06
- 镇江市:强监管 控风...2025-02-06
- 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2025-02-06
- 莲藕产业架起致富金桥2025-02-06
- 思而后定〡骆马湖渔管...2025-02-06
- 回眸2024(之五)...2025-02-06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2025-02-06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2025-02-06
- 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2025-02-06
- 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2025-02-06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