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平安镇和平村:多元化路径,激活美丽乡村“一江春水”
近年来,恭城平安镇和平村着力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的多元化路径,通过发挥党建动力引擎作用,培育和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以乡村文化为基底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美丽乡村“一江春水”。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集体行动力量。产业发展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力支撑。一方面,和平村深挖内部资源,整合和盘活虎溪屯半抛荒连片湿地面积200余亩,因地制宜种植莲藕。采取“村集体+村民+特色养殖”的绿色发展方式,遵循自愿入股、共同参与、共同管护的原则,促使村民之间成为经济利益共同体,探索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集体经济发展之路,同时对“妈带塘”、“荷花塘”进行改造升级,投入资金300多万元,通过绿化、美化、硬化和亮化的方式,建成绿色产业和自然生态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另一方面,稳定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是激活美丽乡村建设的外部力量。和平村坚持以农为本,以月柿、莲藕为主要产业,政府通过以奖代补、村企合作的方式鼓励村民优化月柿产业结构,引导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同时通过种植技术培训、就业技能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等方式提升村民发展能力,拓宽就业渠道,稳步提高村民收入。实现“输血”和“造血”的双向结合,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助力村庄建设的内生动力和自我保障能力。
厚植乡村文化底色,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外观的改造,更是精神文化的涵养。一方面村落内部世代保持着睦邻友好、互助共生的精神,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民自发捐款,筹集资金7.6万余元建设新时代活动文化中心,为美丽乡村建设无偿出让土地12000个平方米,这种天然形成的文化基因是共建、共治和共享美丽乡村动力源泉。另一方面,和平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明约,倡导廉洁文化和契约精神,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通过举办 “荷美廉香”、“中国梦.进万家”、“赏花.品鱼”为主题的系列乡村文化活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激活美丽乡村“一江春水”。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1857484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2025-08-27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2025-08-27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