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芒种时节 昌平一处高标准农田率先开镰

时间:2024-06-11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作者:佚名 []

  风吹麦浪,夏收正忙。6月5日,正值芒种节气,北京昌平区兴寿镇一处500亩高标准农田已率先开镰。未来一个月内,昌平小麦将进入“麦收时间”。

  老话讲,“芒种芒种,抢收抢种”。在昌平区兴寿镇的天意蔬果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内,伴随着收割机器的轰鸣,金黄麦浪中留下一条笔直的车辙痕迹。“现在为了保护性耕作,我们使用的是免耕技术,省时省力,小麦地不用旋耕,可直接播种,短短几小时我们就能把玉米种上。”权克满是昌平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称这些年来,每到6月,合作社的农机都会开足马力,保证昌平区各镇的小麦颗粒归仓,今夏合作社预计收获2000余亩小麦。

  在权克满看来,今年年景正好,雨水适时,小麦也比往年更饱满一些。为了降低机收减损,他特意在夏收前调整了合作社的农机设备,争取今年将麦收的机损率再降低些。记者了解到最近几年,多个夏粮主产区的小麦机损率均在1%左右,而权克满给团队定的目标则更低,“我们测算过,最低的时候能够达到0.7%,散落在地里的麦子少了,农户百姓的收益就多了。”

  另一家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张友东也告诉记者,为了降低机损率,每年农机下地前,都要经过多次的调试和改进,“得调换机械中的筛子和齿条,恰到好处地吹出麦糠,留住麦子。”

  别小看这0.3%的降幅。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中,我国三夏小麦机收环节,损失率若能降低1个百分点,全国就可挽回25亿斤粮食。若把0.3%的降幅放在全国的“大盘子”中,就意味着再能多把7.5亿斤的小麦送入粮仓。

  记者获悉,目前昌平已实现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全区小麦将由区内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收割。据昌平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农艺师刘攀介绍,今年昌平区小麦种植区域集中在兴寿、百善、小汤山、十三陵、沙河、崔村、马池口、阳坊等镇街,预计本月中旬进入麦收高峰。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406/t20240611_645690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