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鲟鱼“游”进大湾区
春光明媚,记者走进位于全南县大吉山镇田背村的星鑫鲟鱼养殖基地,只见连片鱼池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清澈的山泉水缓缓流进波光粼粼的鱼池,一条肥美的鲟鱼映入眼帘,带着一群色泽光亮的“小伙伴”在水池里游来游去,或跃出水面深呼吸,或你追我赶争食,充满勃勃生机。
“这里群山环绕,山涧流下的水冰冷清甜,水质特别好,四周绿树成荫,水温四季恒定,养出来的鲟鱼肉质鲜美,口感好、原生态,很受消费者的欢迎。”田背村党支部书记、星鑫鲟鱼养殖基地负责人李振球告诉记者,这些鲟鱼养一年左右可达两公斤,主要销往大湾区的广州、佛山等地。
近年来,大吉山镇巧打“山水牌”,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鲟鱼“游”出小山村,“试水”粤港澳大湾区,“鲟”出一条增收致富路。同时,该镇采取“党支部+基地+农户”“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丰淼公司,大力发展生态甲鱼,让农户参与养殖,由企业提供苗种、饲料、技术等,并对农户养殖产出的甲鱼保价收购,实现企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三赢”。
在星鑫鲟鱼养殖基地,记者看到20多个鱼池整齐排列,清澈的溪水被源源不断地引入鱼池中。“我们的冷水鱼销路不愁,每个池养鱼3000尾左右,年产鲟鱼10万公斤,走俏大湾区市场。”李振球说。
“在这里务工一个月工资能拿到四五千块钱,离家又近,方便照顾家庭和小孩。”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李房彬说,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在鲟鱼养殖基地上班没有压力,还能学到养鱼技术。
好山有好水,好水养好鱼,鲟鱼特色养殖在不断延伸的产业链中焕发出全新活力。田背村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的天然山泉水是冷水鱼养殖的天堂,李振球表示,将进一步扩大鲟鱼养殖规模,发挥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村民发展冷水鱼养殖实现增收致富。
生态健康的冷水鱼养殖模式推广以来,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致富的信心更足了。作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全南县,生态环境优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3.39%,山间溪流纵横交错,冷水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禀赋,紧盯市场需求,引导群众靠水吃水,推动冷水鱼养出“热经济”。2023年,该县水产养殖面积突破2.38万亩,渔业经济总产值超3亿元。(记者 余书福 通讯员 陈海明 黄鹏飞)
原文链接:http://ny.ganzhou.gov.cn/gznw/c100994/202403/aad57f264630411cb82735a46840075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2025-07-23
- 2025年度全省农业...2025-07-22
-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2025-07-21
- 王建球赴双峰县、涟源...2025-07-21
- 2025年全国秋粮病...2025-07-18
- 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农...2025-07-17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2025-07-16
- 习近平集体会见上海合...2025-07-16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2025-07-16
- 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2025-07-23
- 2025年度全省农业...2025-07-22
-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2025-07-21
- 王建球赴双峰县、涟源...2025-07-21
- 2025年全国秋粮病...2025-07-18
- 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农...2025-07-17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2025-07-16
- 习近平集体会见上海合...2025-07-16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