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新春贺词
龙腾盛世,喜迎春来。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开封市农业农村局向关心支持全市“三农”工作发展的各部门、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祝福!向全市广大农民朋友们、奋战在农业农村战线上的党员干部群众及家属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祝大家新的一年工作顺利、身体安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落实“农业强国”建设的起步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战天斗地”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守正创新”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因地制宜”分类开展乡村建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回看2023年我们砥砺前行,加快乡村振兴。
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89.37亿元,增速全省第三,农业基础更加扎实、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承办权花落开封,乡村振兴呈现生动图景。
回首2023年我们敢拼善赢,再夺粮食丰收。
有效应对夏季“烂场雨”和秋季连阴雨天气,粮食生产实现“颗粒归仓”“以秋补夏”,全年粮食总产达294.2万吨;粮食播种面积连续9年超770万亩,总产量连续8年超58亿斤;在全省率先实现对基本农田的全覆盖,连续四年受到省委省政府激励,兰考县被评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国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畜牧业保持健康发展,肉蛋奶供应充足,为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作出积极贡献!
回想2023年我们勇于亮剑,捷报频频传来。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创新制定农业农村工作“六要六不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2023年集体先后荣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集体二等功、粮食生产工作集体二等功、高标准农田建设三等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集体三等功、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
回眸2023年我们赋能添智,科技助农兴农。
全市成功召开河南省(开封)第二届种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河南省花生良种联合攻关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开封市首届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兰考县被认定为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试点县;尉氏县花生、杞县大蒜被评为河南省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百农4199”、“开农1760”、“开农71”三个品种进入全国主要粮油和重要特色作物前十大品种。
回忆2023年我们稳慎改革,构建和美乡村。
兰考县获批农业农村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县试点;适度规模化经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深入推进,改造农村户厕3万户,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成功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4个、示范村43个,示范带动全市乡村建设。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4个。“一宅变四园”“五融三用一管控”工作经验全省推广。
回望2023年我们擦亮底色,发展绿色农业。
四县及祥符区作为国家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县,推进顺利,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5%以上;小麦化肥减量增效,面源污染显著下降;7家养殖场被评为全省美丽牧场;推广畜牧绿色发展技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秸秆禁烧连续四年实现“零”火点,农业绿色发展成色更足。杞县、通许县、祥符区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顺利,处于全省先进行列。
回顾2023年我们高质创建,做强乡村产业。
农产品品牌在全省连续3年获证总数第一、县区均值第一;入选全省知名农业品牌118个,成功创建全省“三品一标”示范基地8个;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3个县区被认定为养牛大县培育县;2个乡镇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新增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6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超亿元村各1个。强力推进通许县建设中国酸辣粉之都,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全力推进百亿级产业集群。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2023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干部职工以舍我其谁、无私无畏的昂扬斗志和忠诚履职、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苦干实干、奋斗不止,取得了累累硕果。在此,对大家的辛勤奉献和默默付出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风正潮涌,自当扬帆破浪;
任重道远,更须策马加鞭。
新的一年,我们会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凝心聚力、拼搏奋进,以实现农业稳产、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为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继续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在奋力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贡献更多开封力量!
最后,再次祝愿大家新春快乐,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原文链接:http://nyncj.kaifeng.gov.cn/content/content/id/22570/cid/86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富营养型微生物助力秸...2025-08-05
- 呋喃香豆素合成受限的...2025-08-04
- 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农...2025-08-01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机关...2025-07-31
- 梁言顺在阜阳市调研时...2025-07-30
- 汪学军调研抗旱保秋粮...2025-07-29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深入...2025-07-28
- 李春华赴省农科院水产...2025-07-25
- 微生物碳利用效率高会...2025-07-24
- 富营养型微生物助力秸...2025-08-05
- 呋喃香豆素合成受限的...2025-08-04
- 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农...2025-08-01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机关...2025-07-31
- 梁言顺在阜阳市调研时...2025-07-30
- 汪学军调研抗旱保秋粮...2025-07-29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深入...2025-07-28
- 李春华赴省农科院水产...2025-07-25
- 微生物碳利用效率高会...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