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宣恩县:幸福家园 宜居宜业

时间:2024-02-03 来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庆阳坝村凉亭古街。(资料图)

  

  水田坝村硒茶产业基地。(资料图)

  

  工人打包黄金梨。(资料图)

  全媒体记者 向利雄 通讯员 向 薇

  1月3日,湖北省财政厅公布2024年和美乡村示范片建设试点县市名单,25个县(市、区)获评2024年度及2025年度第一批和美乡村示范片建设试点县,宣恩县榜上有名。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宣恩县以建设和美乡村示范片试点为指引,坚持“建设美丽”与“经营美丽”并重,以“城市品质、乡村形态”为遵循,全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下美好、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产业为基础 打造宜业乡村

  建设和美乡村,基础在产业,潜力在产业,希望也在产业。

  宣恩县和美乡村示范片涉及黄坪村、水田坝村、庆阳坝村、锣圈岩村、椒园社区5个村(社区),位于“直尕思得·恩施要得”生态康养文化旅游产业带上,区位优势独特、资源禀赋突出、产业基础强劲。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宣恩县深耕茶、果、畜等传统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文旅产业。

  作为湖北省名优茶品种“鄂茶十号”的故乡和“宜红”品牌红茶的原产地,庆阳坝村、水田坝村拥有茶叶管理核心示范基地4.98万亩,富饶的茶叶资源孵化了黑茶产业园、湖北贡易德茶叶有限公司、茶多酚生物科技研发生产链等茶叶生产加工业态。

  近几年,湖北贡易德茶业有限公司累计投入500余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并与科研单位合作,提高茶叶质量。“通过技改,茶叶的色泽、外形、汤色等得到了全面提升,有效保证了硒含量。”湖北贡易德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肖福军说。

  在椒园镇,和有机茶一样久负盛名的是被誉为“黄金果”的黄金梨。

  2003年,黄坪村种下第一棵梨树,在经历质疑、失败、重启、探索之后,“梨经济”成为该村的“金招牌”。

  目前,黄坪村已发展标准化梨园2000余亩,年综合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黄坪村党支部书记姚元翔“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3年3月,黄坪村被纳入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

  近年来,椒园镇椒园生态产业园围绕茶、果、畜等做精做深农产品加工,提高富硒农产品附加值。其中一正药业中药颗粒制剂、亿得莱黑茶、茶多酚提取、土家爱富硒豆制品等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百花齐放,目前示范片区拥有州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213家。

  此外,该镇着力推进乡村旅游产业,不断提升矅天眼景区品质,推进黄坪阿尼阿兹景区创建4A级景区;升级改造庆阳凉亭古街,恢复庆阳茶马古道烟火气;打造水田坝千户土家风情民宿带、黄坪全景创意果林游憩空间;发展星级农家乐80家,特色民宿200间;

  “围绕做美点、串好线、连成片总体思路,按照一脉融三区、五村共和美的发展架构,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擦亮以恩施玉露发源地为代表的‘农’名片,以施南土司土家文化为代表的‘文’名片,以庆阳商街活化为代表的‘商’名片和以矅天眼4A级景区为代表的‘旅’名片,将该片区建成全国山区县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椒园镇相关负责人说。

  村民唱主角 共建宜居家园

  “村里环境怎么改造,不能只是干部说了算,大家都得出主意。”

  “我觉得要种些花花草草,让整个庭院看起来更清爽!”

  “我想改造庭院,政府有什么补贴?”

  去年6月,黄坪村村民坐在一起,围绕庭院改造的主题热烈地讨论起来。

  黄坪村位于宣恩县椒园镇西北部,离恩施州城33公里。黄坪村抢抓获评湖北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示范村机遇,发动村民改造家园。

  为让村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该村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倾听村民呼声,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发动村民贯穿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同时,通过建设清廉村居、家风家训基地、村史馆等,弘扬乡土文化,提升人文内涵;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让乡村“一处美”“一时美”变成“一片美”“持久美”,一系列的举措激发了村民创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

  “通过院落会汇民意、小组会话发展、党员代表大会共决策,围绕村级发展规划、村级项目建设等和事关村民的大事、要事,发动村民讲一讲、议一议,大伙儿都非常积极。”黄坪村党支部书记姚元翔说。

  家家户户齐动手,如今的黄坪村,千亩梨园迎来丰收,农家小院白墙黛瓦、干净整洁,村民喜笑颜开、幸福满满,实现了产业兴、生态美、村民乐。

  在宣恩县,发动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案例比比皆是。在庆阳坝村,得益于“协商在一线·院坝协商”机制,“小火车”开进茶园,帮村民运输农家肥;在锣圈岩村,村民围着火炉共商共议,围绕共享招工信息、村庄清洁美化、春耕备耕、产业发展等,展开热烈讨论。

  从村庄到“景区”,让村民当“主角”。同时,宣恩县着眼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挖掘生态和文化资源,全力保护农村文物古迹、传统村落等原始风貌,建设了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村镇,实现村庄与自然、历史与人文和谐共生、融合互促。

  基层强治理 唱响和美之曲

  和美乡村美在表里如一,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庆阳坝,好地方,和谐兴旺;山也清,水也秀,茶叶飘香……”每年腊八节,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乡村戏台上就会上演传统南戏,朗朗上口的歌词表达着村民的喜悦。

  庆阳坝村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该村立足百年古街民俗文化,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德治、自治、法治“三治融合”,逐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路子。

  该村定期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婆婆、好家庭”评选活动,搭建“出彩先锋”平台,通过正面典型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群众提升文明素质和道德情操;成立以党员为队长的义务巡逻队、义务消防队、义务矛盾纠纷调解队和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将法治建设融入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编撰法治建设南戏唱本,设置法治文化长廊,大力宣传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新景象。

  如今的庆阳坝村,已形成党建统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乡村治理社会服务体系,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村美、人富、文明、和谐的画卷正徐徐铺开。

  在锣圈岩村,家家户户门口张贴着二维码,这些二维码是椒园镇逐步搭建完善的村民电子档案。只需拿出手机对着上面一扫,游客就可以获悉本村基本概况及周边的吃喝玩乐等信息;村镇干部还可以通过扫码,实时查看该户村民的家庭现况,方便开展防返贫监测等工作。

  2022年开始,椒园镇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全面打造政府引导、村民自治、平台数治的数字乡村共治体系,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现在填好资料后,就可以去买汽油了。以前要去派出所开证明、去村里签字才能办好,现在节约了很多时间。”不到5分钟,庆阳坝村二组村民阳仁宽利用手机完成散装加油申领手续。

  此外,村民还能借助“民生服务”“随手拍”等功能,将问题上传反馈。村“两委”精准对接村民需求,高效为村民办事。

  目前,“数字乡村”平台归集整理数据量超过2200万项,并每月更新;采集农户数据8.7万余户,占全县农户总户数的90%;完成椒园镇“一户一码”与公安门牌合并覆盖农户6584户;已上线移动端便民服务类目超过50项。

  “我们将持续抓好‘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和管理,深化拓展应用场景,守住网络数据安全底线,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椒园镇主要负责人说。

  记者手记: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字之变,内涵深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外在美丽得体,又要内在充实丰富,“面子”“里子”缺一不可。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本质是从农民需要出发、从农民喜好着手,把“和”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要在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等方面久久为功,加强乡村治理,凝聚乡村共同体意识。

  宣恩县从发动群众入手,改造人居环境,主动创造美好生活环境;以产业为要,深耕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打造宜业乡村;以和美为目标,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助力基层治理,打造和美家园。

  


原文链接:http://nyj.enshi.gov.cn/xslb/202401/t20240124_154474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