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经楼镇发展菌菇种植掠影
近年来,樟树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发展食用菌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产业扶贫、转化秸秆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坚持按照“规模化生产、市场化引导、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要求,通过政策引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等举措,扎实推进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产业规模日益壮大,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
经楼镇是樟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重点乡镇之一,近年来从实际出发,按照“支部有作为、集体有收益、群众有增收”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支部引领·村社共建”融合发展新模式,已建立形成了以中林食用菌基地、老店羊肚菌基地、横岗大球盖菇基地为龙头的菌菇特色产业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10余个,扩大菌菇种植规模,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脱贫户”的发展模式,已种植了香菇、羊肚菌、海鲜菇、大球盖菇等品种的菌菇,在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道路上不断夯实产业基础。
在经楼镇中林下谭村,12万袋吊袋木耳迎来了当年的头茬丰收,村民们正熟练地采摘木耳,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几年,当地积极引进林下吊袋木耳种植,现已形成6000多平方米的规范种植,单个菌包可出产鲜木耳3斤左右,效益大约四、五元。中林村结合乡村旅游,走“农旅”融合新路子,不仅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也带动了学生研学游,大家通过采摘木耳体验田间的乐趣。小小黑木耳,盛开致富“花”。下谭村小组是个只有21户,83人的小村庄,村中共有脱贫户2户,低保户3户。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拓宽村民家门口就业渠道,该村立足本村实际,投资15万余元,在下谭村小组闲置的林木场地内,兴建起一个占地2亩的林下经济黑木耳合作社基地。该基地有效地盘活了村小组的闲置土地资源,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主体、要素和市场,村级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群众抱团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在经楼镇横岗村,这里种植的100亩大球盖菇也迎来了丰收。大球盖菇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极高的食用菌菇,市场需求量大,该基地的大球盖菇预计亩产可达3500斤,平均每亩产值在15000元以上。经楼镇横岗村大球盖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张丽文介绍:“我们利用冬春季的闲置农田种植大球盖菇,既不影响水稻种植,又充分利用了闲置时间,还以秸秆为原材料,实现了秸秆资源化利用,为村集体经济创收的同时也吸引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务工,真正让特色产业惠及农户。”
在经楼镇老店村以“筑巢引凤”策略发展集体经济,吸引菌菇企业入驻老店村,采取“龙头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成立兴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村委会通过政府产业扶持资金成为公司股东,搭建起9座总面积3300多平方米的菌菇种植大棚。该模式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开辟了脱贫户的就业岗位,实现了农户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为乡村振兴、群众抱团增收致富,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黑皮鸡枞菌日产量600公斤,每公斤可卖到50元,日收入达3万元。老店村的黑皮鸡枞菌带动周边60多名村民就业。基地生产的黑皮鸡枞菌经过包装,主要销往云南昆明、广东深圳等地,一斤黑皮鸡枞菌可卖到25元左右,每天至少有3万元的营业额,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还给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村集体、农户与公司的合作共赢。
走进经楼镇杨彭村辉煌食用菌合作社的食用菌大棚,工人们正忙着将一筐筐香菇搬上车,准备运往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据了解,该合作社共培育香菇菌棒23万棒,平均每天可产出4000余斤新鲜香菇,菌包可出菇到次年4月,预计产值可达120万元。经楼镇地处山区,气候非常适合菌菇生长,杨秋如决定在村里种植菌菇。此前为了选育适合村里种植的菌菇品种,杨秋如前往外省考察学习,同时多方筹集启动资金170余万元,雇佣专职技术人员1名,引进花菇品种15种在村里进行了试种。白天他扎根花菇棚中跟着技术人员学习种植技术,晚上则在村农家书屋翻阅相关资料,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实践,杨秋如挑选出了3个最适宜本地生长的花菇品种。
在经楼镇小洋村,找准产业发展突破点,经多方考察,决定在香菇种植上做文章,将香菇种植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引进,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截至目前,已建成香菇大棚6座,由小洋村民委员会负责管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谋划产业发展布局,定期邀请专家来做技术指导,将支部的力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振兴动能。香菇投资小见效快、无需打药、修整,省时、省工、不误农时,很适合村里的妇女及老人管理,一些原本外出务工的村民在得知家乡有了菌棚后,纷纷返回家乡投入到香菇种植产业中来。
经楼镇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积极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村民实现就业增收。目前经楼镇全镇已有花菇、羊肚菌、海鲜菇、大球盖菇等品种,坚持走差异化竞争路线,政府大力推广食用菌种植关键技术,按照“支部有作为、集体有收益、群众有增收”的发展思路促进食用菌养殖产业升级,让更多农户在乡村振兴中致富增收。下一步,经楼镇将扩大菌菇种植规模,延伸食用菌产业链,创立菌菇品牌,打造“一镇一品”,助推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http://nyncj.yichun.gov.cn/ycsnyncj/xjxw/202401/3edbfc7cd2c54516a11eac7d3681386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2025年河北省畜牧...2025-08-11
- 金汇江同志深入天津农...2025-08-08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第8...2025-08-07
- 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2025-08-06
- 富营养型微生物助力秸...2025-08-05
- 呋喃香豆素合成受限的...2025-08-04
- 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农...2025-08-01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机关...2025-07-31
- 梁言顺在阜阳市调研时...2025-07-30
- 2025年河北省畜牧...2025-08-11
- 金汇江同志深入天津农...2025-08-08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第8...2025-08-07
- 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2025-08-06
- 富营养型微生物助力秸...2025-08-05
- 呋喃香豆素合成受限的...2025-08-04
- 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农...2025-08-01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机关...2025-07-31
- 梁言顺在阜阳市调研时...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