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反腐倡廉

桥头村:“四位一体”助推清廉乡村建设走深走实

时间:2023-08-27 来源:桂林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桥头村以党建引领、村貌提升、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为载体,聚焦乡风文明、民风淳朴,“四位一体”助推清廉乡村建设走深走实,积极打造清廉乡村示范村,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党建引领,上下齐心创清廉。

  一是抓好“一带”建设。加强村两委干部能力素质培训,优化党组织设置,鼓励30余名优秀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激励党员积极参与“两示范一模式”创建工作和清廉乡村建设。2022年以来,从村管委会、传统文化联合会等队伍的年轻骨干力量中,培育发展入党积极分子6人,预备党员5人,通过党建引领打造一支会谋发展、敢于担当的后备人才队伍。

  二是夯实“两基”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管理。通过创新网格制管理,构建“五级四员”组织架构体系,结合“小事情马上办”工作,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引导设立“一约三会”,不断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管理。

  三是发挥党员积极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模范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带领全村各族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发展预备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在村内培养了一批思想、作风都清正廉洁的少数民族党员。 把清廉乡村建设的内容纳入全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利用党课的形式开展集中学习和专题学习。

  二、生态宜居,乡村环境融清廉

  一是村屯面貌焕然一新。桥头村按照突出地域特征和瑶族特色、时代风貌的要求,对原有民居进行改造。对4个自然村735户民居进行了以桂北民居风格为主基调,融入瑶鼓、八角花等瑶族文化元素的改造,同时在村内道路两旁路灯及民房悬挂及绘画清廉乡村的标语及图画,设立清廉文化长廊,形成了与自然生态相协调、与清廉文化相适应的瑶族整村风貌。依托毗邻高铁站的区位优势,打造瑶族健康文化村成为高铁游客的网红打卡点,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营造出浓厚的瑶族文化和清廉文化环境氛围,村屯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打造宣传清廉文化的中心。桥头村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发散连接点的方式打造清廉乡村文化宣传阵地,不断丰富廉洁文化的形式和内涵。通过设立标语、拉横幅、设立廉洁知识文化墙等来营造清廉文化氛围。依托农家书屋,建立“清廉图书”角,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在阅读中将清廉文化渗透到日常,警醒在经常。通过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及村两委会议、廉政党课、镇纪委定期通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党员干部带头学习等方式,进一步营造农村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

  三是积极践行“两个示范”。在桥头村党委的带领下,通过组织“两示范一模式”培训班、周末道德健康文化大讲堂,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组织传统节庆活动等,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主动行鞠躬礼、说文明话,推广“五法”养生,积极参与道德值日村长、网格长轮值。全村划分各网格卫生环境责任区,每家每户自觉履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全村上下营造出崇德尚善、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美丽宜居、特色鲜明的村屯建设初见成效。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屯自治管理。发展和壮大传统文化联合会,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成立新村建设和发展管理委员会,加强村民自治管理。组建法规监督委员会,开展法律咨询、援助等。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形态初步形成。

  三、摸清家底,集体资产现清廉。

  一是积极践行三务公开。桥头村把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执行等13项列为党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把民政、社保、计划生育、惠农惠牧资金等14项列为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把村集体收益支出等11项列为财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分类公开,确保党员群众看得清楚、看得明白。确保公开时效性。严格要求按照公开内容,确定公开时限。常规性工作固定公开,阶段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即时公开。固定公开内容一般一年一公开,定期公开内容一般按季度公开,即时公开内容按相关规定随时公开。

  二是积极学习管理制度。统一要求村两委干部加强学习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定期对集体“三资”进行清查及台账登记。积极解决集体资源的资产交易不规范问题、完善“三资”管理制度不健全、“三资”登记不规范、会计核算完整性等问题进行整改。通过有效的整改,进一步达到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长效机制,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助力建设“清廉桥头”,进一步提升村级监督质效,打造清正廉洁好乡风。

  三是积极进行资产盘点行动。配合镇纪委监委开展“盘点行动”,按照摸清底数、厘清权责、规范管理、促进振兴的原则,重点盘点清理村集体“三资”,严格清查违规违法侵占农村集体“三资”行为,时刻关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背后是否出现黑恶势力及“保护伞”,严肃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

  四、丰富活动,村民智慧促清廉

  一是组建管委会,传统文化联合会。在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在桥头村文化广场举办“茶话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利用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邻里粽香”“孝老敬亲”等主题文化活动,依托这些活动让大家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引导全村各族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以参会人员为“触角”,各村民小组组长为“意见箱”,广泛收集活动中群众所说、所聊的问题,切实用好群众智慧,发挥好群众监督作用,助力清廉乡村建设。

  二是推广“小积分,大治理”模式。在基层党建的宣传引导下,桥头村群众争相参加村级事务“攒”积分超市活动,“积”出了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的新气象,让乡村治理 “活”了起来,真正实现“小积分”激活乡村治理“大能量”。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和引导群众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通过积分制管理,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自家事”,让群众主动参与到村级治理的全过程。

  三是用好微权力,有畏促有为。将小微权力和办事信息在公开栏、村内党群服务中心智慧党建大屏上定期公开、主动晾晒,虚心接受村监督委员会、人大代表联络站和村民的意见建议。今年以来在村监督委员的监督下,通过公开设岗,村内新增了7个公益性岗位,带动7名脱贫户就业,以廉洁村务聚民心、谋发展。

  

   打印 关闭


原文链接:http://nyncj.guilin.gov.cn/zwb/zwbztlm/qlxcjs/202308/t20230825_25539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CG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