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导向要由增产转为提质(经济日报6月16日第1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好农牧业优势,从土地、科技、种源、水、草等方面入手,稳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这为我们做好农牧业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产量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转型升级的前提。去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比上年增加339万吨,增长3.8%。猪肉、牛羊肉、禽肉、禽蛋和牛奶产量均不同程度增长。今年以来,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较好势头,我国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扎实。
从大食物观角度来看,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还要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的有效供给,缺一不可;在保障数量充足的同时,质量、效益、结构、品种都要兼顾,不可偏废。这就要求把农牧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虑、协同推进,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由一产独秀转为三产融合、由种养分离转为种养结合。优化结构、延伸链条、提升价值,把农畜产业带建设好、龙头企业培育好、生态优势发挥好,以此支撑高质量发展。
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口粮直接消费不断下降,畜产品需求增加。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要努力让食物更丰富、结构更优化。目前,一些地方农牧业结构调整始终在较低层级徘徊,原因在于没能真正吸引农民。要充分考虑产业规律和地域特点,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粮则粮、宜饲则饲,将品种、区域、产业布局嵌入结构调整大棋局。打造粮经饲统筹、种养业协调的新型农牧业结构,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也是由增产导向迈向提质导向的关键。
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条。链条长才能效益好。当务之急是把有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链条、网络化服务体系的农牧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加长产业链条、拓宽产业功能、提高产业层次。功能拓宽,鼓励发展集休闲观光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家庭农牧业经济,有效融合三次产业。建强设施,建设冷链物流业和现代物流园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提升后端流通能力。聚集资源,搭建技术集成和成果展示的平台基地,不断推动农牧业实用技术成果加快落地。
提升农畜产品生态价值。牧区的一大价值在生态,发展农牧业也要突出生态特色。青海着力打造牦牛、藏羊、油菜、冷水鱼、枸杞等特色生态农牧产品;内蒙古重点打造国家级“粮仓、肉库、奶罐”,培育了相应的粮食、肉类、奶类品牌。更多地区不妨把提升农畜产品的生态价值摆在重要位置,以生态高标准实现产业高效益。持续扩大生态产品知名度,推进“两品一标一新”农畜产品认证,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企业品牌为支撑的生态农牧品牌体系。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ztzl/ymksn/jjrbbd/202306/t20230616_643032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2025-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2025-02-06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2025-02-06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2025-02-06
- 江苏省地方标准《农产...2025-02-06
- 镇江市:强监管 控风...2025-02-06
- 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2025-02-06
- 莲藕产业架起致富金桥2025-02-06
- 思而后定〡骆马湖渔管...2025-02-06
- 回眸2024(之五)...2025-02-06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2025-02-06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2025-02-06
- 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2025-02-06
- 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2025-02-06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