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调研

科学谋划 精心部署 确保2023年全市“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 有力有序开展

时间:2023-05-23 来源:-邯郸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为切实做好全市“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充分发挥农机化作业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提升农机化生产的组织能力、服务水平、作业质量、应急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市农业农村局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印发了《邯郸市2023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邯郸市2023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关于做好三夏农机化生产机具检修和机手培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小麦丰产丰收、颗粒归仓,抢时夏收夏种,保障我市粮食安全生产。

  2023年,全市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1.95万台。“三夏”期间,预计引进小麦联合收割机2000台左右,全市有2万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投入机收大会战。预计包括拖拉机、施肥机、播种机及配套机具等约8万余台(套)机具投入“三夏”农机化生产。预计6月6日左右开始,全市小麦陆续成熟收获,6月8日-10日为收获高峰期,6月13日左右,基本完成夏收任务;6月20日前,完成夏玉米播种任务;小麦机收率要达到99%以上,夏玉米机播率要达到95%以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抓好夏收夏播各项准备工作。面对天气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各县(市、区)要早部署、早准备,认真组织开展机具供需情况摸底调查,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应收尽收、趁墒抢种。一要扎实开展机收供需精准调度。提前核实机收机播面积、开始时间、机具数量,外出跨区作业机具数量、需要引进的机具数量,机械收、种作业价格等重要信息,及时发放跨区作业证,为组织调度和跨区作业做好准备。二要切实做好机具检修。动员指导农机合作社和机手,对参加“三夏”生产的联合收获机、播种机、拖拉机及配套机具进行检修和调试,备足易损件、零配件。并及时发布需求信息,机具缺口较大的,要提前做好引机准备,保障用机需求。三要广泛开展机手培训。通过宣培训和上门服务等方式,对参加“三夏”作业的机手和操作人员,特别是新购机农民,有针对性地开展驾驶操作技能、安全生产和跨区作业知识培训,提高机械作业安全和效益。

  二、抓好农机化生产方案制定和落实。一要制定工作方案。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提前谋划,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保“三夏”农机化生产有序开展。二要组建应急机收作业队。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服务组织,组建应急机收作业队,统一调度,将可能出现的影响减到最小、损失程度降到最低,千方百计保障农机作业进度。同时,组织开展“三夏”农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和现场处置能力。三要建立值班和事故应急管理制度。做到人员到位、设备到位、通讯畅通、责任明确,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公布机收服务热线电话,接受机手投诉和咨询,帮助解决作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要加快抢收抢种进度。坚持抢收抢种并举,立足抢农时、争早播,做到收获一块、播种一块,确保7天左右完成全市夏收任务,15天全面完成夏播任务。

  三、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一要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各县(市、区)要成立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研究制定“三夏”安全生产防控措施,全面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农机事故报告制度。二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微信等各类新闻媒体和媒介载体,大力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农机安全作业常识和麦田防火知识的宣传。三要加强安全检查。组织检查组深入到机收现场、田间地头、场院等重点区域,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巡回检查,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隐患和驾驶人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最大限度消除火灾和事故隐患。

  四、抓好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结合省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示范推广机收减损、粮食烘干、深松深耕、秸秆粉碎还田离田、精量播种、精准施药、高效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机械化新技术、新模式、新经验,并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积极组织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深入“三夏”生产一线,切实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加强与新型农业服务组织之间的有效合作,引导农机服务主体通过订单作业、生产托管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依托农机服务主体,积极打造“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农资统购、培训咨询、产销对接等“一站式”服务。

  五、抓好夏季土壤深松工作。2023年,全市土壤深松任务8.45万亩。各有关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和承担任务,推广夏季深松模式。继续鼓励推行夏季玉米深松施肥播种一体化作业,深松作业机具要四方核查后方可作业,确保全年任务完成。

  六、抓好农机化生产服务工作。一要做好信息服务。市县两级都要根据机收机播进度,及时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短信、APP等,发布小麦机收动态、机具供求信息、气象信息,引导机械合理流动,保障机播机收有序快速推进。二要做好维修服务。结合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和农机维修网点,组建农机维修小分队,深入一线开展维修服务。督促农机经销商和农机维修网点延长服务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及时排除农机故障,提高作业效率。三要做好后勤服务。协调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在高速出口、106、107国道沿线设立农机作业服务站或小麦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点),配备必要设施和物品,帮助作业机手排忧解难,有序引导机手参加“三夏”机收大会战。

  


原文链接:http://nyncj.hd.gov.cn/index.php?case=archive&act=show&aid=1156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CG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