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新村建设

唱响茶歌奔富路

时间:2023-02-06 来源:赣州市农业农村网 作者:佚名 []

  仲夏时节,绿波万顷,茶香萦绕着整个宁都钓峰乡源尾村。

  早上7时不到,雾气还未散开,一垄垄葱葱郁郁的茶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踏着晨露,茶工已陆续到达茶山,开始一天的茶山管理工作。该村党支部书记谢谋发介绍,源尾村共种植8000亩黄金茶,平常茶山做事的工人有50多名。

  谢怡发是茶工的一员,他望着眼前连绵起伏的茶山,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幸福。谢怡发今年50多岁,夫妻二人均是残疾人,家住钓峰乡源尾村贵湖坪小组,因为身体残疾一直找不到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紧张拮据,每天穿着洗得泛白的衣服,孩子们想吃猪肉需要抓鸡卖钱买,谢怡发感叹,“那时候真是穷啊!”

  2015年,谢怡发家的生活迎来了转机。要想富,产业是根。新一届乡委政府班子通过调研,钓峰乡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合茶叶生长。于是,该乡大力倡导做大茶叶产业。

  为把茶产业做大做强,钓峰乡组织班子成员、村党支部书记奔赴具有千年产茶历史和丰富成功经验的浙江安吉进行实地考察,引进赣州金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安吉客商)在源尾村发展黄金茶产业,借鉴安吉的经验,钓峰乡依托自身条件优势,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贵扶贫茶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从事黄金茶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在源尾村建基地、茶厂,把山地变基地,让农民变股东、变工人,做到合作社有效益、村集体有经济、社员有收入、致富有支撑。

  谢怡发一家种了8亩黄金茶,还把30多亩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相比种地,种茶不仅收入可观,在合作社做事劳动强度还不大,荒山种上了茶树,周边的环境改变很大,满眼都是绿色。”谢怡发算了一笔账,自家种黄金茶的收入、土地流转的费用加上夫妻二人在合作社做工的收入,一年下来有7万元左右。如今,受益于黄金茶产业,一家人的生活好了,收入增加了,腰包鼓起来了,致富的信心更强了。

  茶叶,只有走出大山,走进市场,才能体现价值,才能实现农民增收。“要让一方百姓富裕,让茶叶卖个好价钱是最直接的办法。”该乡党委书记孙露林说,钓峰乡茶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是很重要的一步。下一步将不断优化农业布局,顺势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打造出标准高、规模大、品种优的精品茶园,真正壮大一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茶香氤氲。这一片小小的叶子,不仅装扮了钓峰的山山水水,也成为了解开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致富“密码”。


原文链接:http://ny.ganzhou.gov.cn/gznw/c101021/202206/5bd5b9d5ae054e9b862b9625a7a4302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