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思路与重点
2023年总体工作思路: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坚持“1254”工作思路,守正创新,团结奋进,不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走深走实,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奠定坚实基础。
“1”是守住“一条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五年过渡期”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优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议事协调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统筹指导,压实工作责任,坚决守牢返贫和新致贫动态清零底线。
“2”是瞄准“两个着力点”。将帮扶政策、资金、项目、力量进一步聚焦脱贫村和脱贫群众,全力做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在此基础上,逐步把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工作举措转向所有农村和农民,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
“5”是实施“五大提升行动”。突出主责主业,夯实基层基础,完善机制体制,不断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底色和成色。
一是动态监测帮扶成效提升行动。①持续完善“4321”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做到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②压实区县、街镇防返贫动态监测责任,对照监测标准,严格履行程序,真查真评真议真记,确保应纳尽纳。对出现应纳未纳、搞“体外循环”的区县,在年度考核中不得评为优秀等次。③多渠道促进脱贫群众增收,做好年度收入测算工作,确保脱贫群众2023年人均纯收入保持稳定增长。④扎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建设信息采集,确保按时高质完成工作任务。⑤扎实开展防返贫系统数据质量筛查和核实修正,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二是帮扶政策效能提升行动。①协调督促各级财政衔接资金足额投入,确保不低于上一年度;强化财政衔接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绩效。②进一步健全行业部门联合会商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信息沟通、数据共享。③完善行业部门联合督导工作机制,定期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兜底保障、残疾人帮扶、低收入人口帮扶等行业政策落实大排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落实。④继续协调相关行业部门,对不享受其他资助参保政策的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全额代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⑤进一步规范行业部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档案资料,严格工作标准,压实部门责任,组织开展晾晒评比,确保档案资料完整规范。⑥配合组织部门加强对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管理,定期开展工作督导,推动基层帮扶力量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焦。⑦督促区县加强对帮扶责任人的培训及管理,严格落实《到户帮扶工作手册》、“帮扶责任人公示牌”中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及时做好相关信息更新等工作,落实每名帮扶责任人帮扶户数不超过5户、定期到脱贫群众家中走访等规定要求。
三是脱贫村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提升行动。①保持扶贫专岗规模稳中有升,抓好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确保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②积极开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富民生产贷和齐鲁富民贷,细化分解任务,加强督促指导,力争实现户量齐增、走在全省前列。③加强脱贫人口技能培训,确保有意愿有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技能培训全覆盖。④按照市委、市政府“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工作安排,结合“千村梯次提升”等八大行动,大力扶持可持续、能富民的主导产业,落实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机制,促进脱贫群众通过产业发展实现持续增收。⑤支持脱贫村在农村人居环境、小型水利、乡村道路、农田整治等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时采取以工代赈方式,促进脱贫村和脱贫群众双增收。⑥深入推进脱贫村“三变”改革,增强脱贫村发展动力和活力。⑦充分发挥“积分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出彩人家”等措施平台作用,引导脱贫群众树牢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⑧积极探索“庭院经济”等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不断拓展脱贫群众收入来源的有效途径。
四是项目建设管理质效提升行动。①全力推进2023年衔接资金项目实施,继续用好工作专班、日调度周通报、班子成员包保督导等措施,挂图作战,严格项目实施合同管理,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年度建设任务。②强化项目建设衔接资金支撑,督促区县按照省要求的时间节点及时足额拨付。③持续强化已建项目资产管理监督,严格落实“四权分置”,确保其持续发挥效益。④做好2022年及以前年度衔接资金项目县级验收、资产移交、登记确权等后续工作,确保全面投产达效。⑤加强项目库建设,本着当年实施的所有项目从项目库中依轻重缓急择优筛选实施的原则,高质量谋划下一年度衔接资金项目,做到实地论证、程序严格、责任到人,确保每个入库项目可操作、能实施。⑥加强村级光伏帮扶电站运维管理,落实常态化现场检查机制,完善系统数据信息,规范收益分配使用,确保持续发挥效能。
五是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提升行动。①全力做好2023年度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加强工作推进调度指导,确保按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②持续推进首批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后续建设,督促相关区县严格执行规划实施方案,严把工程质量,确保建成乡村振兴精品工程、样板工程。③加强对区县确定的县级衔接推进区建设的指导督导,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为争创省级、市级衔接推进区创造条件、打好基础。④深入开展2023年省内济临协作帮扶,适时召开联席会议,按时拨付协作资金,积极开展人才交流,着力打造产业合作、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四个升级版”。⑤结合美丽乡村示范村、齐鲁样板村建设,协调有关行业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全市脱贫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力度,努力把脱贫村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样板村。
“4”是强化“四项措施”。突出党建引领、培训调研、督导考核和作风建设四项重点,为高质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领导带头学,结合工作学,丰富方式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去。②健全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强化党支部、党支部联合活动组主体功能,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规定要求,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打造坚强战斗堡垒。③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纠治“四风”,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
二是强化培训调研。①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技能培训、政策研讨等培训活动,适时组织乡村振兴系统干部赴先进省份学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推动整体工作提升。②针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梗阻开展专项调研,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③聚焦“五大提升行动”等重点工作,瞄准省市政务信息平台和新闻媒体, 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典型经验总结宣传,确保我市乡村振兴宣传工作走在前、抵人心、有实效。
三是强化督导考核。①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结合国家、省、市相关考核要求,及时科学制定2023年度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细则,编印《济南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户政策参考(2023年)》,组织实施好年中、年底两次考核工作。②继续探索实施差异化分类考核,健全常态化督查检查机制,聚焦产业项目、资金使用、政策落实等重点工作开展实地督导。③继续开展“找问题、补短板、回头看、查隐患”大排查活动,结合省考核、督导、审计等反馈问题,督促区县全面整改落实。
四是强化作风建设。①发扬担当作为的作风,不推不拖、勇挑重担,以履职尽责、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推动各项部署全面落实。②发扬雷厉风行的作风,立说立行,马上就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运转。③发扬追求卓越的作风,干就干好,精益求精,坚决摒弃甘居平庸、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④发扬顾全大局的作风,增强集体观念,胸怀全局,放眼长远,团结一心向前看,确保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原文链接:http://jnny.jinan.gov.cn/art/2023/1/13/art_37965_47800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骆马湖渔管办“一支部...2025-05-09
- 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召开...2025-05-09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2025-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2025-02-06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2025-02-06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2025-02-06
- 骆马湖渔管办“一支部...2025-05-09
- 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召开...2025-05-09
- 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2025-02-06
- 莲藕产业架起致富金桥2025-02-06
- 思而后定〡骆马湖渔管...2025-02-06
- 回眸2024(之五)...2025-02-06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2025-02-06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2025-02-06
- 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