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新村建设

养老反诈典型案列(一)假借销售“保健品”之名实施诈骗

时间:2023-02-05 来源: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案情简介

  新疆呼图壁县李某、肖某二人合伙经营某生活馆,由李某租赁门面,肖某任店长。起初,二人以免费理疗、赠送鸡蛋、米面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消费,后在销售某保健品时,二人商议邀请“讲师”到其经营的生活馆,借保健品公司的名义开展健康讲座和产品推销会。二人在推销时谎称,以2980元的价格购买3盒保健品,即可获赠某港股100股和保健品公司的原始股200股,并宣称某股票可以随时在其店内兑换现金,公司的原始股待上市后每年可以分红。二人以此种方式骗取14名老年人47000余元。案发后,经公安机关侦查,该保健品的厂家招商价为每盒300元。

  温馨提示:面对形形色色的“保健品”骗局,老年人们要擦亮双眼,提高防范意识。要以理性的心态看待健康,对待生活,树立正确的养老、保健观念,不要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提醒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在选购保健食品时,要注意五大非法宣传陷阱:“药到病除”不可信、“健康讲座”为促销、“免费活动”为洗脑、“权威证明”属虚构、“专家义诊”是骗局。老年人要正确认识保健品的作用与功效,切勿盲目购买,购买保健食品一定要注意看清商家相关证照,认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蓝帽子”标志、批准文号及保健功能和适宜人群。

  


原文链接:http://nyncj.smx.gov.cn/pageView/detail.html?pageNum=1&lmid=3505&wzid=1094416&rlmid=243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