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一批“三带一助”乡土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给予政策激励、倾斜农业项目、支持优先发展、开展技能培训……近期,《惠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推进优秀乡土人才遴选培养工作方案》印发,强调将持续深入推进我市优秀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优秀乡土人才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激励和主导作用。记者了解到,优秀乡土人才遴选培养工作以两年为一个周期,每次遴选培养20人。
重点挖掘一线技术骨干或行家里手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方案》强调,将加强对优秀乡土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造就一批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三带一助”乡土人才,把优秀乡土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哪些人群可入选?《方案》提出:扎根在基层、活跃在民间,在现代农技领域掌握特殊技艺技能的农业职业技术能手、种养大户、乡土专家、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经营能人等,年龄一般在60周岁以下,特殊人才可放宽至65周岁。
根据遴选程序,按照“开放推荐、综合评价、择优选拔”的原则,由乡土人才所在镇(街)负责推荐,上报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对照已公布选拔的具体标准,对已报名的人选进行资格审查,按推荐名额确定进入专业评审候选人名单并上报市农业农村局。随后,还要进行专家评审、组织考察、人选公示、研究审定、组织批准等程序。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以培养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为目标,重点挖掘在农村一线从事生产、经营、服务且应用技能突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群众认可度较高,具有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能力的技术骨干或行家里手,创新培养模式、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努力打造人才战略支撑乡村振兴的先进典范。
申报农业农村领域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方案》对优秀乡土人才的培养扶持方式进行了明确,到2025年为止,市财政安排每人2万元培养经费,后续扶持资金以当年奖补政策为准;向优秀乡土人才颁发“惠州市优秀乡土人才”荣誉证书,并纳入乡土人才信息库,在政策扶持、科研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优秀乡土人才科研立项支持,优先支持参加各类研修学习、外出考察等活动,优先推荐到省乃至国家,争取“十大杰出高素质精勤农民”“十大最美乡村女能手”等各类国家、省级荣誉称号和奖励人选。
“鼓励优秀乡土人才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申报农业农村领域项目上给予优先支持,并在技术指导、品牌创建、政策奖励等方面获得倾斜,全力推动优秀乡土人才多方面发展。”《方案》提出,将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培训政策,优先支持优秀乡土人才参加高素质农民、农业经理人、农技人员等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补齐知识技能短板,有条件的可推荐参加市委人才办举行的高层次人才培训。
《方案》表示将“畅通职称评审”,拓宽优秀乡土人才职称评审领域,加快推进农业前沿技术、新兴业态等职称评定,建立乡土人才职称评价绿色通道,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等倾向,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导向。
定期动态管理乡土人才信息库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将建立优秀乡土人才业务档案,记录其工作实绩、考核结果等信息;根据从事专业不同,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将乡土人才划分为能工巧匠类、种养能手类、非遗传承类、生产经营类、社会服务类等五个大类,实行定期动态管理。
“每半年召开一次优秀乡土人才交流座谈会,听取乡土人才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掌握乡土人才在生产发展、学习培训、荣誉获取等方面的培养情况,切实帮助解决人才发展遇到的困难。”《方案》介绍,在培养周期结束后,对优秀乡土人才开展绩效考核工作,重点检查培养期间乡土人才在职业道德、创新能力、业绩贡献、联农带农等方面的培养情况,考核不合格的应取消优秀乡土人才资格,并注销人才证书。
《方案》强调要将优秀乡土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能,调整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思路,深入调查研究,探索优秀乡土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优秀乡土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全力抓好优秀乡土人才培养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努力开创优秀乡土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
“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协调推进各项举措的具体实施,将优秀乡土人才遴选培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统筹规划、务求实效,切实抓好落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定期分析研究优秀乡土人才培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乡土人才培养工作健康发展。同时,加大对优秀乡土人才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优秀乡土人才先进事迹的典型示范作用,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关心乡土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通讯员曾思锐
原文链接:http://nyncj.huizhou.gov.cn/zwzc/xwzx/fpzx/content/post_487016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骆马湖渔管办“一支部...2025-05-09
- 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召开...2025-05-09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2025-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2025-02-06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2025-02-06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2025-02-06
- 骆马湖渔管办“一支部...2025-05-09
- 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召开...2025-05-09
- 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2025-02-06
- 莲藕产业架起致富金桥2025-02-06
- 思而后定〡骆马湖渔管...2025-02-06
- 回眸2024(之五)...2025-02-06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2025-02-06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2025-02-06
- 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2025-02-06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