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新村建设

建宁:龙头企业发力 种业振兴“提速”

时间:2023-01-08 来源: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12月20日,位于建宁县经济开发区的福建华谷高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响,一袋袋杂交水稻种子从生产线下线,即将被运往安徽、湖南、湖北等粮食主产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作为种子生产企业,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借助建宁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超级大县’的政策优势,推动杂交水稻品种选育、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健康有序发展。”福建华谷高科有限公司负责人倪训涛说。

  “今年10月,我们获批福建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这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信心。”倪训涛表示,今年以来,公司已生产杂交水稻种子150万公斤,畅销全国水稻种植主产区。

  一粒种子,一季收成。“农民辛苦忙活一年,最怕减产和绝收,所以我们致力于为建宁农户提供高产量、稳定性好、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倪训涛说,公司拥有长期从事种业科研、市场营销和杂交制种的优秀团队,能够及时进行种业行情调研分析,选育和选定优质的品种进行试种及推广。

  品种良种化,迎来粮满仓。“品种更新,效益可观,而提升良种产量质量,需要科研单位的创新,更需要企业的推广应用。”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主任曾明星介绍,种业发展,企业大有可为,企业已经成为种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好的稻种是种企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因此,华谷高科与中国农科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创新合作,使科研成果走进市场,推动种业优质资源在市场中有效整合。

  随着粮食生产规模化的加速推进,对种企的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从单纯提供品种向配套技术服务以及产品出售等环节延伸。

  种企为制种大户提供高品质的种子,同时做好售后服务,对企业和农户是双赢的选择。“我们为制种大户提供‘全程跟踪保姆式服务’,根据基地特点和气候资源,为其量身定做技术方案,建立示范点、示范片;另一方面,公司主动承担风险,通过前期垫付生产用料,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以及签订合同等形式,保障农户收入。”福建天力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思洲说,提供种植配套服务才能真正实现技术服务随种子一起生根发芽,收获高产和纯度高的“金种子”,促进农户收益持续提高,企业也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种企和制种大户对接是互利互惠的好事。”曹思洲表示,让种子带着技术下田,也让企业在生产中逐步总结经验,解决生产难题,提高生产效率。

  过去制约种子生产的环节主要是烘干难,晾晒种子不仅需要人力、场地,还需要晴好天气,遇上下雨,种子减产严重。为此,天力公司创新烤房烘干种子技术,有效解决了种子烘干难、晾晒占道问题。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县推广,共有2400多座烤烟房改造成兼具种子烘干功能的多功能烤房。

  由农户发现难题,种企推动创新解决的科学经验,已经成为助推建宁种业发展的“利器”:授粉后及时割除父本,提高了母本单产;稀泥育秧、母本印刷播种、父本机插母本直播、父母本同步直播等技术,提高了制种机械化水平;“烟叶—制种”高效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还解决了烟、种争地矛盾。这些创新成果和技术突破,有效带动了当地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种业强,亟需企业强。”曾明星介绍,近年来,建宁县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全国各地的种业公司到建宁投资创业,常年在建宁县备案生产的种企达70家以上,年生产品种400余个,试制示范的新品种100余个,拥有省级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本地种子企业2家,隆平高科、安徽荃银等20余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长驻建宁。今年,先正达集团中国旗下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有限公司正式落地建宁,有品种、有市场、有技术和设施优势的种子企业矩阵逐步形成,为推进建宁种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附件下载

  

  0">

  相关信息

  

  

  

  

  【收藏】【收藏】【打印】【关闭】


原文链接:http://smsnyj.sm.gov.cn/ztzl/aqsc/202301/t20230103_186796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