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合作,酿出甜蜜生活 讲述人: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塔元庄村民 唐秀英
我今年65岁,在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的智慧农场里做育苗、维护工作。从当年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环境美、村民富,家乡这些年来的变化,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40多年前,我嫁到村里,日子过得紧巴巴。后来,县里号召发展“半城郊型”经济,村里开始种大棚蔬菜,建养鸡场、养猪场,还有了家具厂、棉织厂等小企业,不久,日子渐渐好起来,还成了全乡第一个通上自来水、第一个搞了发展规划的村。
近些年,村里又建了果蔬合作社、豆芽加工厂,河滩上还种了经济林。农业科技生态园、水上嘉年华、美食一条街等“新鲜事物”更让人看不过来。乡亲们有承包的,有入股的,还从外头引进投资,村里越来越热闹。
大家就这样下力气致富,慢慢有了新想法:只靠自家一亩三分地种粮食是不行的,得有外面的力量“搭把手”、一起闯路子。
2020年,村里和同福集团合作,建起了乡村振兴示范园。听村干部讲,这叫“村企合作,引凤筑巢”,企业给村里带来了新品牌、技术、人才,村子发展更有底气了。
示范园里,智慧农场的空中红薯、气雾栽培、鱼菜共生,都是我没听过的新鲜玩意。还有中央厨房,好多孩子来体验制作同福馒头。游客从石家庄,甚至北京、天津、山西等地涌来,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来好几万人。
在示范园带动下,很多农业企业都到塔元庄以及周边村庄投资发展。不少心思活络的村民还搭上了乡村旅游的“顺风车”,有开民宿的,有开饭店的,有开观光车的。像我们村的尹喜柱就开起了饭店,每天那叫一个热闹,收入比十年前翻了足有十倍。
村里发展越来越好,我们也跟着受益。我虽然年纪大了,但农活儿还没放下,就加入了智慧农场。当年在地里干活,一身土一身泥,现在环境好,干活儿不累,离家还近,一个月下来能挣2000多元。像我一样在园区工作的乡亲已经有两三百人了,大家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今年中秋节,我们全村1600多人在村广场上一起拍了全家福。和前三次照全家福相比,相片里多了好些年轻人。他们回来建大棚、办工坊,都说在村里越来越有奔头了。
如今,我们村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开上了小汽车,物业费、水费、取暖费集体承担,老人还能免费入住老年公寓,按月领养老金,日子甜得像在蜜罐里。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通讯员 赵元君)
原文链接:http://nyncj.sjz.gov.cn/col/1584686053228/2022/11/09/16679776959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2025-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2025-02-06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2025-02-06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2025-02-06
- 江苏省地方标准《农产...2025-02-06
- 镇江市:强监管 控风...2025-02-06
- 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2025-02-06
- 莲藕产业架起致富金桥2025-02-06
- 思而后定〡骆马湖渔管...2025-02-06
- 回眸2024(之五)...2025-02-06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2025-02-06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2025-02-06
- 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2025-02-06
- 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2025-02-06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