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新村建设

最新发布!益阳这些地方榜上有名

时间:2022-12-25 来源:益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11月26日,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发布了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工作结果,全国109个县(市、区)为“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益阳安化县、资阳区榜上有名。

  

  安化县

  近年来,安化县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夯实乡村数字建设基础,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农业智能化管理能力、农民数字化受惠程度不断提高。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体系,有218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187家企业1092个产品入驻省“身份证”管理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与国家农业现代产业园数据深度融合,实行“5G+质量溯源+检验检测”全程可视化智慧监管服务,已有105家黑茶企业926个产品入驻平台。智慧渔政建设实现资江主干流和柘溪水库水域32个监控点24小时不间断清晰监控。建设4G基站2355个,实现4G网络全覆盖。通过农村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现益农信息社行政村全覆盖。通过运用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GIS等前沿技术,分析环境条件、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流通等全产业链数据信息,助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资阳区

  近年来,资阳区将“数字化”作为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以“农业生产、农业执法、农业产业”三驾马车驱动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依托农业物联网平台,建立了湖南省首个智慧水产养殖重点实验室,实现水产养殖端物联网化、养殖水体检测在线化、水产养殖大数据平台化。依托益阳铁塔公司资源优势,建立“监测—管理—智能预警—监督—取证—执法—数据分析”全流程管理智慧平台。依托“紫薇云”平台,推广农产品、推介资阳区文化旅游,有效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1月30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通报了2021年“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评选结果,安化黑茶,南县小龙虾榜上有名。

  

  安化黑茶:

  安化县是中国黑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独特的产地环境、特异的品种资源、复杂的加工工艺造就了安化黑茶显著的保健功能和优异品质,是现代人崇尚的健康之饮、文明之饮、智慧之饮。安化黑茶产品系列丰富。包括:安化千两茶、天尖茶、贡尖茶、生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等。“安化黑茶”区域公共品牌经过十多年的打造,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被评为“中国茶叶十大公共品牌”和“湖南省十大农业公共品牌”之首。2017年,“安化黑茶”优势区被评为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9年,“安化黑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区域公共品牌被评为湖南省首批“一县一特”农产品优秀品牌和中国中部农产品知名品牌。2021年,“安化黑茶”获得黑茶专有税则号申报出口“新护照”,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中欧互认地标保护产品。

  

  南县小龙虾

  南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小龙虾养殖历史悠久。近年来,南县坚持绿色优质、生态安全、产出高效的原则,大力推进稻田养虾和池塘养虾模式,提倡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创建,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共创建9个高标准集中连片万亩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22个千亩小龙虾产业示范园,稻虾种养面积由2015年的9.3万亩发展到2019年的55万亩,年产小龙虾9万吨,亩平均产值超6000元,纯利润超4000元,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生产出售小龙虾苗种约占全省的71%,是全省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基地与小龙虾主要供苗基地。全县培育发展小龙虾养殖合作社190多家,发展种养户3.85万户,小龙虾产业从业人员达12.8万人,1.7万名贫困人口通过发展小龙虾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小龙虾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亿富民产业,养殖产业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扩大,位居全国前列。

  


原文链接:http://nyw.yiyang.gov.cn/4993/4997/content_15002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