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乡村遍地织锦绣 ——咸丰县乡村振兴走笔

时间:2022-12-25 来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日前,湖北省委、省政府通报了2021年度全省市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13个市县被评为“优秀”等次,咸丰县榜上有名。

  咸丰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荆南大地展开。

  近日,咸丰县唐崖镇大椿树村村民在采摘茶叶。翠绿的茶园在盛开的桐花映衬下,构成一幅美丽的春日图画。据悉,咸丰县21万亩茶园目前已进入采摘旺季。

  筑牢“桥头堡” 激活“源动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桥头堡”。

  咸丰县认真总结脱贫攻坚期间“尖刀班”工作经验,高位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机制结合、队伍整合、项目持续、工作衔接,将精准扶贫“尖刀班”转为乡村振兴“尖刀班”。全县驻村干部538名,其中党员占比60.3%,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占比85%。换届选举产生的村(社)“两委”班子1100人,班子更年轻,学历更高,综合素质更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备人才必须跟得上。咸丰县着力本土人才培养,聚力将“致富带头人”等优秀本土人才吸引回村任职,动态储备培养村级后备干部968名,储备乡土人才2440人。返乡创业青年、新型农民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源动力”。

  “从2018年起,公司与50多户村民合作种植玫瑰花,加工生产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玫瑰酒等产品。今年,鲜花产量有望达到20吨,加工产值突破500万元。”返乡创业的天赐香(咸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家川说。

  咸丰县加强与异地商会、企业家沟通交流,常态化举行恳亲会、座谈会,以乡贤联谊理事会为载体,动员在外老乡返乡创业就业,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村级力量,激活振兴“源动力”。

  打好“特色牌” 做强“主引擎”

  优良的生态是咸丰的底色。咸丰县坚持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好“特色牌”。

  “现在空气环境好了,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起来了,真的是舒服、安逸。”曲江镇湾田村村民杨林之感慨。

  湾田村曾经是产煤村。煤矿关闭后,该村依托区位优势,做足水文章,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如今,曲江河鱼鳞炫目,两岸茶园翠绿,每逢周末及节假日,这里人潮涌动、游人如织。

  “我们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一件事,就是养猪大村照样可以建设美丽乡村。”唐崖镇彭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焦宪说道。为解决养猪带来的环境问题,该村建起“16113”圈舍150栋,将养殖粪污变废为宝,发展白柚产业,新建苗圃基地、黄桃基地,一到果树成熟季节,整个村庄处处飘香。

  让颜值具备价值,咸丰县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以白茶、油茶、藤茶、干鲜果、中药材、恩施黑猪为主导产业,以现代农业产业为载体,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精准施策,量体裁衣,合理选择各具特色的村域经济发展路子,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

  唱响“融合戏” 按下“加速器”

  多元的文化是咸丰的标签,全县紧紧围绕“文化旅游名城”发展定位,全力唱响“融合戏”。

  咸丰县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春季花儿开吔,花开一朵来吔,一树树那个一枝枝,开过院墙来……”走进咸丰县的村村寨寨,能歌善舞的土家族苗族儿女常用曲调爽朗、节奏自由的土家山歌,歌唱质朴,表达情感。

  “村里不仅风景好,红色文化资源还丰富,适合搞开发。”清坪镇龙潭司村村民周国恩表示。

  如今,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听红色故事……越来越多的人在清坪镇龙潭司村旧貌换新颜的村寨里,感触红色印记,触摸历史皱纹。

  “厚植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咸丰县依托世遗文化、红色文化、土家族苗族风情等独特文化优势,定期举办“唐崖土司文化旅游节”,持续举办“中国咸丰·世遗唐崖论坛”,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积极探索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路径,充分赋予文化活力、释放文化价值。

  让文化更丰盈,让文明更贴近,咸丰县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按下了乡风文明建设“加速器”。

  “自从被评为村里的‘美丽庭院示范户’后,他的积极性更高了,每天都会把房前屋后打扫一遍。”彭家沟村村民冉桃香说起老伴时打趣地说。

  从2017年开始,咸丰县广泛开展县、乡、村三级“咸丰最美”评选,累计评选出“最美乡村”51个、“最美村民”3899人、“最美卫生家庭”4768户、“最美卫生院落”3042个。选树了一大批村民身边的鲜活榜样,取得了以有形的正能量引导村民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效果,让村民整体精神面貌和内生动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文化所在,就是精神所在、力量所在。咸丰县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以民俗文化为根基,以“咸丰最美”评选为载体,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攀升。

  产业强基、生态增色、文化铸魂、人才赋能……如今,乡村振兴的热浪,正在荆南大地涌动。


原文链接:http://nyj.enshi.gov.cn/xslb/202205/t20220505_128623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