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2020年油菜小麦抗灾秋播技术指导意见

时间:2022-12-25 来源:荆门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今年油菜小麦秋播季节天气降水偏多,9月份以来,我市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偏多1~2倍,气温偏低1~2℃。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气象预报我市降水量仍将较多年同期偏多,气温偏低。针对降水和低温导致水稻收获偏迟,油菜播期推迟、机械耕种受阻等情况,现提出油菜小麦抗灾秋播技术指导意见。

  一、因地选择耕种方式,加快油菜播种进程

  针对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偏多、油菜宜播期短、播期推迟等实际情况,建议油菜种植根据田块湿墒状况因地制宜选择耕种方式,采用机械化精量直播、免耕开沟撒播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尽力种足种好油菜。当前主要采用无人机飞播加快油菜播种进程,抢墒适期播种。水稻采用高留桩机械抢收(留茬高度40~50cm,秸秆粉碎均匀还田)前后,依靠社会化服务组织,以村组为单位,采用无人机飞播油菜,亩用种量300~400克,飞行高度为3 m左右。播种完成后,以机械或人工撒施肥料,选用油菜专用缓释肥(N-P2O5-K2O为25-7-8,并含Ca、Mg、S、B等中微量元素)或其他相近配方油菜专用肥,亩施用40公斤左右。用人工或开沟机开沟做厢,沟土分抛厢面,厢宽2m左右,厢沟深25~30cm,保持排水通畅。迟熟水稻田提倡采用谷林套播油菜抗灾栽培技术。

  二、加强油菜苗田抗渍防病,力争高产稳产

  油菜播种后,雨水偏多使得稻田油菜形成较为严重的渍害,需要提高油菜灾害防控能力。一是因地制宜选择具有耐密、高产、抗倒、耐渍等性状的适宜于机械化生产的主导油菜品种。二是开好“三沟”。做好厢沟、腰沟、围沟“三沟”配套,及时排涝防渍,低洼田、冷浸田还要缩小厢宽、增加排水沟渠深度,减轻渍害。三是及时防治草害。田间渍害和低温会导致油菜长势偏弱,草害加重,播种后即进行封闭除草或在油菜苗期进行选择性化学除草。四是加强苗期病虫害防治。对未包衣或拌种的种子,应在出苗后及时喷洒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2%恶甲水剂300倍液+溴氰菊酯防治油菜猝倒病和菜青虫;在根肿病油菜产区,采取选用抗根肿病品种、推迟播(栽)期、排水降湿等方法,减轻病害发生。

  三、增加油菜种植密度,合理高效调控促生长

  根据天气情况,今年我市部分油菜播种期可能推迟到10月下旬,渍害加重,可能对油菜秋播油菜长势造成不利,需要通过群体密度、优化施肥和化学调控实现补偿。一是提高种植密度,机械联合直播的播种量从300克提高到400~500克,无人机飞播或人工撒播的播种量不少于400克。二是推荐选用油菜专用缓释肥,一般稻田油菜每亩基施专用缓释肥40~50公斤,旱地油菜每亩基施35~40公斤,根据苗期长势在冬前可追施5公斤左右尿素。三是优化传统施肥,一般田块每亩施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钾3~5公斤、硼砂0.75公斤。其中,氮、钾肥总量的70%和全部磷肥、硼肥用作基肥,15%~20%氮肥用于冬前提苗,10%~20%的氮肥和40%的钾肥作薹肥。四是加强化学调控。可结合病虫草害防治,叶面喷施碧护、碧益、新美洲星等调控剂或生物肥,促进油菜生长,确保安全越冬。

  四、优选小麦品种,把握适宜播期

  选择抗锈病、抗赤霉病、抗穗发芽病、抗倒能力较强且生育期适中的冬性或半冬性小麦品种,杜绝弱春性或春性品种。结合我市气候状况,小麦播期适宜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小麦早播易出现早拔节早穗,遇极端性低温后造成减产,为此小麦播种期的早晚以品种生育特性及其栽培要求为准。11月5日之前,土壤含水量过高时,不宜抢种,待雨住排渍后适墒整地播种。对10月底正常播种的田块,小麦播量控制在10公斤左右;11月1-5日播种,亩播量12公斤左右;11月6-10日播种,亩播量14公斤左右;11月10日后,每晚播3天,亩播量增加1公斤左右。播种量依田间土壤墒情、种子发芽率等具体情况酌情增减,迟播麦田的亩播量最多不宜超过25公斤。播种前要搞好药剂拌种。

  五、实施种肥药机融合,推进绿色高产高效生产

  油菜种植上积极推广油菜联合播种机、油菜开沟机、农用无人机、联合或分段收获机等装备,小麦种植上积极推广小麦精量条播机、自走式打药喷雾机和联合收割机,推进油菜、小麦全程机械化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提高生产效益。大力推广油菜小麦适墒耕种、种子包衣、缓控释全营养一次施肥、无人机飞防等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前茬秸秆实现机械化粉碎还田,种肥药机一体化作业,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针对排水较好的中稻田和旱地,可采用精量直播机等一体化联合播种机,积极推进种肥同播,实现轻简化机械化绿色高产高效生产。

  六、利用油菜多功能用途,提高综合效益

  积极示范推广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技术,实现“一菜多用、一种多收”,提高种植效益。一是大力发展观花油菜。在城郊及旅游资源丰富地区,通过种植不同花色品种、设计景观图案、延长花期等方式,发展观光旅游、养蜂产业。二是发展绿肥油菜。种植营养生长旺、茎叶产量较高的品种,在前茬播种(移栽)前10~15天粉碎翻压还田。三是推广“菜油兼用”技术。选用早发、再生能力强的高产早熟品种,早播早栽,薹高30~40厘米时,摘取主茎顶端15厘米左右菜薹作蔬菜,利用分枝生长收获油菜籽。四是推广饲料油菜生产技术。宜选用硫苷含量低、青饲产量高的“双低”饲料油菜品种。根据饲喂方式和加工要求,在蕾薹期至角果形成初期进行机械采收。

  

  2020年10月15日

  


原文链接:http://nyncj.jingmen.gov.cn/art/2020/10/16/art_11126_7577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