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新村建设

茗山乡村特色产业风生水起

时间:2022-12-25 来源:黄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一个项目可以带动一个村,一片青山可以造福一个村,一弯绿水可以富裕一个村。”8日,站在高高的小洪余水库大坝上,茗山乡党委书记黄小容指着远近不同景色,高兴地告诉记者,如今的茗山,出门见园,行路见荫,满目繁花,美不胜收,先后发展了芳香、辣木、桑蚕、香菇、茶叶、果蔬、药材等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带动了“乡村产业+旅游”蓬勃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些年来,茗山乡围绕“生态立乡、产业强乡、旅游富乡”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链,已经形成了以瑞晟公司为主导的芳香健康产业链;以京南辣木公司为主体的集辣木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辣木健康产业链;以湖北景鼎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主导的休闲康养产业。

  2012年,该乡充分发挥首创精神,率先引进湖北瑞晟生物科技公司,率先建设了全省首个乡村园博园,并以“乡村园博·生态富民”为主题,成功举办了黄石市首届乡村园博会,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目前,茗山已有万亩香料标准化种植基地、智能化育苗大棚、植物种植基地、植物组培工厂、香植物种植资源库等,种植大马士革等三大类200余品种芳香植物及66个芳香功能性果蔬品种;已成功研发并生产日化品、化妆品、食品饮品、保健医药、食品添加剂、清洁消毒等系列300余个单品,共有国家专利82项,建立企业标准12项,已形成完整的芳香健康功能产品研发生产加工体系和“种植+生产、加工+文旅、康养+旅游”的三产融合型芳香产业链。

  一花一草皆风景。在茗山玫瑰花基地,这里草木葱茏,花香扑鼻,微风拂过,心旷神怡。近百名来自周边地区的游客流连在各色花丛中,赏花、闻香、拍照,尽情享受春天的美丽……

  辣木健康产业链是以京南辣木科技有限公司为主,集辣木种植及加工、中药材种植、生态农业休闲体验于一体,流转土地3000余亩,种植辣木2400亩,种植规模位居全国第二。目前,该公司先后研发了辣木酒、辣木茶、辣木面、辣木籽、辣木鸡、辣木蛋等一系列健康产品,并注册了“茗夕楼”“茗康缘”两大商标,社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景鼎共享农庄总投资约3亿元,占地面积约6800亩,围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先后建设了百花园、百果园、百草园,已经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菜的格局,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观光、采摘。

  一花引来百花香。据茗山乡乡长曹晓溪介绍,除了芳香和辣木已形成规模外,在发展乡村产业过程中,茗山乡结合丘陵地貌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建立健全“领导小组+指挥部”机制,因地制宜、依山傍水地探索发展了“家家户户都能复制、男女老少都可上手”的香莲种植加工、香菇种植加工、桑蚕养殖加工、茶叶种植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村一品,特色农副产品层出不穷,特色乡村产业方兴未艾,进一步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积极带动群众发展产业致富。

  在茗山乡京南村樱桃种植基地,只见一株株纤细笔直的樱桃树排列成行,在春的气息中肆意伸展躯干,一朵朵可爱小巧的花苞在枝丫上俏皮地露出了头。

  “这些果树带来的收入,将非常可观。”京南村党支部书记黄朝盛告诉记者,同类樱桃采摘园每亩收入可达两万元,哪怕销售收入折半,也有万元一亩,发展前景十分光明。据黄朝盛介绍,为壮大集体经济,该村采取“合作社+基地”模式,共同流转本村村民260亩土地,大力发展果蔬产业。同时,从去年开始,该村又开始种植桑树,饲养桑蚕,并投入40万元采购饲养设备、建设饲养大棚,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

  除了辣木、桑蚕、果蔬外,京南村还有茶叶。陈立山茶园位于金山店交界处,涉2镇3村9村民小组。“这是一个每年都会发生火灾的地方。”茗山乡党委副书记石坚告诉记者,如今,陈立山200亩荒山野岭已种上60多万株黄金芽和白叶1号,既“灭荒灭火”,又美化了环境,还帮助村民增了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截至目前,茗山全乡已种植香莲1000余亩,在12个村种植桑树苗730余亩,建设大棚50个,每亩年收益可达到4000-5000元;在茗山村种植香菇220余亩,新建大棚20个,制作3.5万棒菌棒,以香菇为主打品牌,兼种平菇、猴头菇、羊肚菌等食用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黄小容说,下一步,茗山乡将按照大冶市“八大专项行动”总体安排,加大现代农业的有效供给,充分释放土地、资金、人才等乡村振兴关键要素的活力,努力引导和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生态、高效、休闲等特色农业,补齐农业短板,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构建村强、景美、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页面分享:

  

  


原文链接:http://nyj.huangshi.gov.cn/ztzl/nycyh/202204/t20220412_8956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