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娇气”农产品有了精准销路——盒马村的戴庄样本

时间:2022-12-25 来源: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太空白茄子”、“沙瓤西红柿”,这些被菜市场、中间商“看不上”的““难搞”的生鲜商品,如何在市场上卖出好身价?盒马正在尝试解答这个问题。

  

  近期,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县戴庄村,因种出了游戏中的“太空白茄子”而备受关注。戴庄村其实是国内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的样本,同时也是与盒马有订单农业合作的盒马村之一。成为盒马村后的戴庄逐渐打通了农村与市场需求的通道,开始对农产品种植计划做精细化调整,而双方的合作也正在逐渐超出单一的产品采购合作,开始拓展更大的想象空间。

  

  以销定产提升“娇气”农产品种植效率

  

  “圆白茄子是个土品种,但在市面上确实不多见,因为没人愿意种,种子公司都不愿意留这种茄子的种子,在卖给盒马之前,都是农户自留种子,种出来自己吃,直到盒马采购发现这个白茄子,我们才开始做规模种植的。”戴庄村委副书记王忠立说道。

  

  王忠立告诉记者,除了圆白茄子,戴庄村专供盒马的沙瓤西红柿,同样销量很好,这种西红柿不同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比较硬的西红柿,它皮薄、肉软、汁多,是很多消费者小时候吃的那种西红柿,“这种西红柿和圆白茄子一样,越来越难见到,就是因为难保存、难运输,所以很多菜市场以及中间商都不愿意收这些蔬菜,即便这种蔬菜非常好吃。

  

  皮薄肉嫩不便运输的戴庄白茄子上架盒马

  

  与盒马合作后,戴庄的“娇气”农产品有了销路,并且能卖出好价格,直接带动了农户的积极性。盒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给戴庄市场的反馈,与戴庄共同探索出按季节以销定产的合作模式,农户只管种出符合标准的农产品,盒马则负责戴庄商品的推广和销售。此种合作模式下,戴庄农产品的产量猛增,这些原本被“看不上”的农产品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盒马村打通新农村市场窗口

  

  戴庄之所以种“娇气”的农产品,是因为戴庄在发展的生物多样性农业限制着戴庄农产品的产能。戴庄村的致富带头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表示,戴庄从开始定下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到现在已经有20年的时间,用20年修复戴庄的生态、土壤环境,让这里的土地重新肥沃起来,这个过程不使用化肥、农药,所以不能做大规模的农业种植,所以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就是戴庄的出路。

  

  “渠道对我们而言很重要。”,王忠立表示,“首先,我们需要更用户更符合我们目标群体的渠道;其次,能够不着急,告诉我们市场的需求是什么样的,让我们对出品标准以及产量进行调整,帮助我们产出更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农产品,卖得更多,收入更好。盒马就是这样的渠道”。

  

  赵亚夫告诉记者,除了单纯的采购合作,戴庄还希望与盒马达成更加深入的合作,例如在技术层面、资本层面都还要很大的想象空间。盒马不仅能作为戴庄农产品走向城市市场的通道,也可以成为反推戴庄产业升级的帮手。

  

  赵亚夫与盒马负责人签约戴庄盒马村建立深度合作

  

  截至目前,盒马村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特色农产品种植的试验田,不止是戴庄村,上海崇明岛上,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的翠冠梨基地,四川丹巴独有的黄金荚,重庆纯天然的莼菜养殖基地,都是盒马村发展特色农产品的例证。当下,国家制定出振兴乡村的宏伟蓝图,乡村若想振兴,就要走出不一样的特色化道路,有专家点评:盒马村模式已成为振兴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郭少雅

  


原文链接:http://jnny.jinan.gov.cn/art/2021/9/1/art_567_47671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