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为乡村产业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为乡村产业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济南市科技创新团队以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摘要:近年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精神,济南市实施振兴十大农业特色产业行动,重点突出农业科技展翅行动,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导向,为产业振兴插上科技翅膀。按照“一产业一团队”原则,济南市组建了章丘大葱、平阴玫瑰等15支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创新运行机制、优化技术供给、完善服务保障等方式,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近年来,济南市开展了振兴十大农业特色产业行动,甄选平阴玫瑰、章丘大葱等12个产业,逐产业全链条打造,塑造特色产业发展集群,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破解特色产业发展瓶颈,济南市组建了15支十大农业特色科技创新团队(简称“科创团队”),积极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切实强化创新驱动在产业振兴崛起中的主引擎作用,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贡献科技人才力量。
一、创新运行机制,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一是推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组建创新团队,关键是选准首席专家。首席专家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是本学科同行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多年从事专业研究,获得国家、省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学术水平代表了国内各产业发展领先水平。科创团队积极推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邀请15名国内顶尖专家担任首席专家,调动他们聚合资源破解科技难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平阴玫瑰科创团队首席专家张慜,江南大学教授、亚洲农业工程协会副理事长,先后主持或联合主持了国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多项有关果蔬贮藏与加工领域的课题。首席专家主导团队建设和科创项目实施,完成规定的科技创新任务,统筹安排团队内部的人员岗位、资金使用和工作进度,建立任务分解和责任传导机制,形成了“15名首席专家+99名岗位专家+15个科创中心”的运作体系,确保团队高效运行。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市财政每年列支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支持科创团队运营。科创团队依托科创中心实施科研项目和创新课题,实行与科创中心依托单位法人制相结合的扶持资金管理使用机制,与科创中心依托单位共有共享科研成果。此外,以商河花卉科创团队和长清寿茶科创团队为依托,成立济南市花卉产业研究院和济南北方茶业研究院两家特色产业研究机构,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二、优化技术供给,拓展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和技术升级需要,搭建高效协同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综合配套的技术供给体系,针对性地开展重点研发、集成配套、试验示范和转化推广,研发创制一批有利于特色产业提升增效的新品种、新品牌、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机制,推广形成一批立足生产、扎根实践、市场认可、群众欢迎的农业科技新成果,推动十大农业特色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一是精心谋划发展方向。科创团队专家总结分析产业发展规律及其技术进步动态,谋划产业前瞻性发展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领先国内同行业水平3—5年的产业高端发展定位和策划。二是科学破解发展难题。科创团队针对各产业急需解决的发展难题,科学制定科创项目年度实施方案,研究内容涉及解决产业发展2个以上实际需求或关键问题。三是专业指导关键技术。科创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每年服务产业活动不少于10次,包括深入一线指导生产、技术培训、组织观摩会、学术交流、调研考察等。目前,科创团队已攻克产业发展关键技术130余个,发表论文170余篇,申请专利100余项,选育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100余项,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近200次,累计培训农民3万余人。其中,农作物种子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发表了关于克隆小麦抗赤霉病基因Fhb7研究成果的论文,找到了攻克小麦赤霉病的“金钥匙”,为种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畜禽良种团队在高产奶牛OPU体外胚胎冷冻技术取得突破,“试管奶牛”在全国首次迈入产业化轨道。
三、完善服务保障,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科创团队建立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成员分工明确,资金使用合理,运行管理规范,保障科研和技术指导服务顺利开展。2019年4月济南市振兴十大农业特色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济南市十大农业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科创团队组织领导、申报条件与职责任务、团队组建与运行实施、资金管理和监督考核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对科创团队推行动态管理和综合考核制度,按照“县级考评50%+市级考核50%”的权重,确定各科创团队的最终考核得分或等级,激发科创团队工作热情,增强服务特色产业动力。
两年多来,十大农业特产业科创团队切实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在产业振兴崛起中的主引擎作用,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提供了智力支撑,极大地提高济南特色产业的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有效带动农民致富。
原文链接:http://jnny.jinan.gov.cn/art/2022/11/11/art_37965_47794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2025-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2025-02-06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2025-02-06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2025-02-06
- 江苏省地方标准《农产...2025-02-06
- 镇江市:强监管 控风...2025-02-06
- 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2025-02-06
- 莲藕产业架起致富金桥2025-02-06
- 思而后定〡骆马湖渔管...2025-02-06
- 回眸2024(之五)...2025-02-06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2025-02-06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2025-02-06
- 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2025-02-06
- 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2025-02-06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