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发布会实录】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2-12-24 来源:淮北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一、发布会主题:

  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解读

  二、发布时间:

  2022年9月8日下午15:30

  三、发布单位:

  淮北市农业农村局

  四、发布地点:

  淮北市农业农村局检测中心1楼

  五、发布人:

  市农科教中心主任丁 玲

  六、主持人:

  市农科教中心副主任丁国皊

  七、参加人员:

  市农业科技教育中心高级农艺师 王东艳

  市农业科技教育中心农艺师 钱郑平

  市农业科技教育中心助理兽医师 牛博

  淮北市传媒中心记者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科室负责人

  八、发布会议程:

  介绍《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情况

  具体内容如下:

  主持人: 丁国皊

  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淮北市农业农村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解读。我们今天很高兴地邀请到市农业科技教育中心主任丁玲为我们介绍高素质农民培育相关政策

  下面,请丁玲主任向大家做介绍。

  新闻发言人:丁玲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首先我代表市农业农村局向与会的各位嘉宾、媒体朋友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三农”工作、特别是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一)高素质农民的概念。高素质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爱农业、爱农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业从业者。高素质农民“高”在哪里?总体来说,这类农村人才需要具备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四个核心要素和爱农业、爱农村、敢创新、负责任、能稳定五个基本要素,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信息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制意识。

  (二)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发展历程。我国从2005年原农业部首次提出“培养职业农民”,到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养新型农民”,再到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新型职业农民”写入其中,2019年才正式全面开启了我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序幕。可以说,起步时间迟、发展历程短、成熟经验缺、推进力度大、发展势头猛是我国高素质农民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

  (三)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重要意义。高素质农民是构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是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骨干力量,是解决“谁来种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是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力军。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是一项管当前、利长远的工作,既需要政府部门真作为、敢作为、善作为,又需要社会各界谏真言、出良策、共参与。

  (四)我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基本情况

  2022年,我市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1090人,其中:经营管理型人员190人,专业生产型人员450人,技能服务型人员450人。中央及省财政拨付补助资金203万元。

  培育对象遴选条件:年满16周岁,正在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务农农民、返乡入乡创业创新者、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服务等人员。

  培训机构条件: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营业务包括教育培训、农业技术推广,具备培育必须的教学、实践、管理和跟踪服务条件,包括:课堂集中教学场所及配套设施设备,实习实训场所或合作实训基地,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和专兼职教师队伍,培育目标所要求的其他软硬件条件等。

  培训内容:按照农业农村部科教司《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要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分为综合素养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三类。

  培训方式:实行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小班制、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育方式。经营管理型人员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28学时、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员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48学时。原则上每期培训班不超过50人。

  培育管理:培训机构要制定培育计划及每期培训班教学计划。每期培训班建立5项制度,即:班主任制度、第一堂课制度(行政主管部门有关人员上第一课)、学员培训考勤制度、培训台账制度、满意度评价制度(信息管理系统评价)。

  资金补助标准:经营管理型人员培育每人3500元,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员培训每人1500元,补助到项目市、县(区),具体执行过程中按“大专项+任务清单”模式要求管理。

  监管评价:建立随机抽查机制,实行月报告制度,通过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开展机构、师资、效果等综合管理在线评价,以及高素质农民发展情况监测,强化线上学习过程管理和学习效果考核,对培训实行全过程监管。省市组织开展项目监督检查和年度绩效考核,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果。

  我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我市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共同推动我市“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丁国皊

  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

  

  


原文链接:https://ny.huaibei.gov.cn/zwgk/public/60/620744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