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淮北市紧急查治草地贪夜蛾

时间:2022-12-24 来源:淮北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隶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全球预警的重要农业害虫,具适生区域广、迁飞能力强、繁殖倍数高、暴食危害重、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2016年入侵非洲,2018年入侵亚州,2019年1月在我国云南首次发现,至5月29日,我省江南及沿淮一带已有多地发现草地贪夜蛾。当前全市夏玉米即将开始播种,为切实做好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工作,确保虫口夺粮,希望各县(区)农技、植保部门积极开展监测调查,如发现草地贪夜蛾应及时进行指导防治。

  一、草地贪夜蛾幼虫习性及形态识别

  草地贪夜蛾可危害80多种作物,最易危害玉米,严重时可至玉米减产20%~40%,甚至绝收。该虫世代更迭快,28℃情况下,30天左右完成一个世代。

  1、主要习性。喜食幼嫩植株,昼伏夜出,3 龄以上钻心钻穗危害,高龄暴食危害。

  2、危害症状。叶片叶肉被取食后剩下叶表皮而形成半透明薄膜状“窗孔”,或叶片呈大小不等的孔洞,剥开生长点卷曲心叶可见大量害虫粪便和藏身在其中的幼虫,心叶被咬食呈破烂状。

  3、形态识别。头部具倒“Y”型斑,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

  二、防治意见

  1、监测预警。在玉米田设立监测点,安装灯诱、 性诱设备,结合田间调查监测成虫发生情况。

  2、成虫诱杀。成虫发生期,可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诱杀,可搭配性诱剂和食诱剂提升防治效果。

  3、幼虫防治。(1)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2)化学防治。玉米田虫口密度达到10头/百株时,可选用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喷雾防治,如氯虫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茚虫威、虫螨腈、氟铃脲等。

  注意事项:低龄幼虫为防控最佳时期,施药时间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虫剂,避免抗性产生,高温季节注意用药安全。

  


原文链接:https://ny.huaibei.gov.cn/zwgk/public/60/179155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