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淮北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第四季度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时间:2022-12-24 来源:淮北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2021年第四季度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部门 进度安排 完成情况
7.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市农业农村局 确保全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低于全省水平 三季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1%,四季度数据尚未公布,预计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65. 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示范。 市农业农村局 总结杜集区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村闲置住宅试点经验 (已完成)盘活利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杜集区坚持将推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与促进集体和农民收入、美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鼓励镇镇有创新、村村有特色,探索出了一条盘活闲置资源的'杜集路径'。一是促进了农民增收。例如段园牛眠行政村沈庄自然村闲置房出租3800平方,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7万元。朔里镇坡里、徐楼村通过引导盘活闲置多年的闲置农房,引入社会资金30余万元,将闲置农房(宅基地)拆除重建厂房和村民红白理事会用房2000多平方米,提高了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带动本地农民就业50余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30余万元。二是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例如石台镇梧桐村利用拆除的废弃房屋修建了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绿地和停车场等乡村旅游配套设施。矿山集张院村通过租赁村民闲置宅基地1.1亩,建设文化广场,既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美化了环境。三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保障。杜集区区以试点工作为契机,共拆除破旧房屋2011间,拆除面积达52486平方米,铺设了'四好'公路7公里,修建了2处休闲广场,打造特色民俗文化服务中心一处,为下一步乡村振兴解决了宝贵的土地来源问题。
66. 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 市农业农村局 对县(区)"两改革"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已制定对县区的考核细则并印发。
97.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水平。 市农业农村局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0%以上

指导县区有关部门和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做好秸秆回收利用;完成秸秆综合利用量等相关数据的摸底调查;对县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专项考核;落实相关惠农政策;完成秸秆综合利用年度专项考核相关材料等。
持续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新建标准化收储中心7个,升级改造粪污处理设施设备300余家,全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1%和90%以上。(已完成)
100. 加大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稳定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建立优质专用小麦基地123万亩。 市农业农村局 对全市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进行评估;对县区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进行评估。

生猪存栏75万头,累计出栏120万头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总产稳中有升,小麦单产496.6公斤,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实现'十八连丰'。组织开展任务评估工作。1-11月份生猪存出栏量分别达到76.52万头、131.78万头,分别增长27.29%、41.68%(已完成)
101. 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22.5万亩。 市农业农村局 全市2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部开工。 扎实开展农田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推进2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市、县级配套资金14639万元,工程进度完成73%,积极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已完成)
102. 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和"158"行动计划,提升百善、凤凰山食品工业园功能,做大做强"淮优"农产品公共品牌,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市农业农村局 力争四季度规模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256亿元,同比增长率不低于8%;对淮优农产品生产主体和产品进行调整。培育'淮优'协会1家。举办淮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创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个。 预计年底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1%。成立蔬菜淮优协会1家。组织淮优企业参加合肥农交会;申报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个,目前资料已交省厅审核。(已完成)
103. 加快培育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推动农业集约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 市农业农村局 通报省级示范主体评选结果 目前,申报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示范家庭农场34家,已公示结束。评定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示范家庭农场10家,已公示。(已完成)
104.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挥柳江口、黄里、南山、龙脊山等优势,培育"花"经济、做足"果"文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 力争四季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数达到22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5亿元,同比增长率不低于全省平均值。 2021年新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1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数达到24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5亿元(已完成)
105. 加强供销基层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农超对接。 市农业农村局 当地菜篮子产品超市销售额1000万元。 打造'淮优'品牌。全市认定'淮优'农产品155个,生产主体100家。成立淮优农产品产业协会5家。积极推进'淮优'农产品进超市,'淮优'农产品超市销售额1000万元。(已完成)
106. 优化升级农村电商,强化经营主体培育,开发适销特色农产品,推动更多淮北产品升级为优势品牌。 市农业农村局 向数据局申报2022年淮优农产品数据库项目。 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农村电子商务迅速推进,农产品进城效果显著。2021年上行农产品交易额6.1亿元。加强益农信息社建设。全市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354个,其中中心站8个,标准型98个,专业型133个,简易型115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利用益农信息平台,广泛开展技术咨询、便民服务和农产品销售。全市农村电商经营主体达到260多家。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功能,物流快递配送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每天1个配送频次,实现了物流快递提速降费。开展农村电商示范创建。完成创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1个、示范村11个,培育年网销额超1000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3个、年网销额超100万元电商品牌3个。
111. 结合新城新区布局,统筹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和采煤塌陷村庄搬迁,完成2020年度17个省级中心村和20个市级中心村建设。 市农业农村局 做好迎检准备,达到验收标准。 2020年度37个省市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正在接受省级验收。2021年度32个省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已完成)
112. 深化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提高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面,确保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98%以上。提升乡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市农业农村局 做好迎检,达标验收。 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强化技术指导和运维服务,提前完成年度14297户改厕目标任务,做好省级验收工作。(已完成)
113. 加强政策和工作统筹,严格"四个不摘"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市农业农村局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第三方评估工作。 1.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查工作,组建四个督查组,对一县三区进行全覆盖、常态化暗访督查。2.做好巩固脱贫成果第三方评估工作。积极准备省第三方评估相关材料、协调评估相关事宜,顺利完成第三方评估工作。3.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今年以来,出各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20余个;压紧压实了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行业部门责任、驻村帮扶责任、镇村干部责任、帮扶责任人责任等;出台《淮北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工作清单》,不定期开展督查暗访,建立了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机制。(已完成)
115. 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工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资产收益扶贫。 市农业农村局 对各地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进行评估总结。 截至目前,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以上的强村51个,占比16.14%。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已完成)
116. 继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相对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市农业农村局 1、对标对表,全面完成省、市安排的年度目标任务;
2、总结评估全年工作。
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大力实施'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工程,共投入资金1.18亿元,实施到村项目35个、到户项目10个,建设达标园区32个,培育带动主体187家,带动脱贫户3387户。大力支持脱贫户实施特色产业项目,开展自种自养且达标脱贫户5349户。(已完成)

  


原文链接:https://ny.huaibei.gov.cn/zwgk/public/60/612191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