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淮北市农业农村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2-12-24 来源:淮北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上半年,夏粮种植面积248.56万亩,预测亩产531公斤,增长3.5%;总产131.98万吨,增产4.5万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全省总量的4.3%,居全省第12位;增长率-9.6%,居全省第13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7元,同比增长9.3%,增幅位居全省第8位。

  (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夏粮再获丰收。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将下达我市粮食播种面积412.7万亩、产量29.83亿斤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区,纳入对县区目标管理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不低于上年。针对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偏重发生态势,落实赤霉病防控财政资金3756万元,打赢赤霉病防控攻坚战。夏种农作物面积251万亩,其中玉米、大豆等粮食种植面积与上年持平。

  二是生猪产能快速回升。以规模养殖龙头企业为“牛鼻子”,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帮助养殖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推进生猪产能恢复性增长。目前有牧原、大北农、正邦等6家大型养殖企业在我市落地。预计二季度生猪存栏57.2万头,同比增长87.7%;出栏生猪49.8万头,同比增长42.9%。

  三是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召开“菜篮子”产品产销对接会,安排部署保障“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工作。培育省级以上蔬菜标准园15家。预计上半年全市蔬菜总产28.8万吨,增长2.69%;肉蛋奶总产9.2万吨,增长8.7%;渔业总产1.36万吨,增长2.5%。

  四是涉农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和“158”行动计划,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开展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动态监测,入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5家,新增6家。出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支持涉农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保障农产品供应的实施意见》,多举措支持涉农企业复工复产。3月底,全市3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定点屠宰企业、28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企业、18家农资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五是农业基础建设稳步推进。按照亩均投资1500元的标准,基本完成2019年度1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今年11.4万亩高标准农田、5.44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植保无人机等机械装备的支持力度,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和大棚补贴试点,落实农机补贴资金2063.978万元,资金使用率59.46%。

  六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加力。坚持一手抓存量问题排查整改,一手抓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完成,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半年全市农村常住农户卫生厕所竣工20241户,完成率67.9%。累计排查户厕55268户,发现问题7115个,完成整改7115户,整改率100%。2019年度40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今年17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已开工建设。

  七是农业品牌建设扎实有效。以打造“淮优”农产品品牌为引领,建立“淮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认定90家134个“淮优”农产品,推出“淮优农品”配送平台APP,开展“淮优”农产品进社区保供应抗疫情活动,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3个。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开具合格证1628张。检测农产品样品22470个,合格率100%。开展执法基础建设年活动,实施“春雷行动”、“利剑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保障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八是农业绿色发展持续加强。落实秸秆综合利用奖补资金2247.219万元,夏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建立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帮扶联系制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实施农膜回收示范建设行动,加强耕地污染源头防治。实施病虫统防统治面积546.52万亩次,统防统治覆盖率63.43%,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达90%,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九是农村综合改革初见成效。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209个、集体经济合作社107个。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三变”改革覆盖率达100%,量化集体资产7.164亿元,认定股民146.624万人。实施“百村示范”工程,落实扶持资金1957万元,推广资产经营、产业带动、物业租赁、服务创收、股份合作型等发展模式,加快村集体经济增值增效。全市村居集体经济收入达1110.23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25个。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册农民合作社1386户,新登记35户;在册家庭农场4677户,新登记454户。培育省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26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8家。新推荐省级示范社8家,省级示范农场8家。

  十是农业特色产业扶贫扎实有力。深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三大行动,大力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民生工程,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强化农业科技指导服务,狠抓反馈问题整改,不断提升农业特色产业扶贫质量。建设完善特色产业扶贫园区22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0%;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带动贫困户5230户,完成目标任务的95%;自种自养贫困户达标2617户,完成目标任务的87%,培训自种自养贫困户3450人次。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组织草地贪夜蛾防控,加强秋粮生产管理;提前谋划秋种,加快优质专用品牌小麦基地建设,加快优势特色种植业发展。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和生猪产能稳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二是扎实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工程和“158”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新型服务业,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实施濉溪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相山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百善、渠沟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三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督导调度,确保高质量完成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清单中明确的年度建设任务量;加快2020年任务的建设进度。

  四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深入推进特色种养业扶贫三大行动,抓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

  五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任务要求,打好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抓好督导调度,切实推进农户改厕和美丽乡村中心村、示范村建设。

  六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成果,结合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在深化上下功夫,以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积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

  


原文链接:https://ny.huaibei.gov.cn/zwgk/public/60/567459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